羹字的意思和解释

gēng láng

⺷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+7FB9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⺷ 部

19 画

13 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4311214444431121134

gēng,láng

gang1

8053.0

U+7FB9

E7BEB9

TGFTK

UGOD

羹字概述

〔羹〕字拼音是(gēng,láng),部首是⺷部,总笔数是19画

〔羹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羔美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

〔羹〕字仓颉码是TGFTK,五笔是UGOD,四角码是8053.0

〔羹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FB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2697,UTF8:E7BEB9

〔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羹的意思

gēng ㄍㄥ

基本解释

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、冻状食物。~汤。肉~。鸡蛋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从羔,从美。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,所以用“”“”会意,表示肉的味道鲜美。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。《说文》:“五味和羹。”按:上古的“”,一般是指带汁的肉,而不是汤。“”表示汤的意思,是中古以后的事情。

2.调和五味的汤。

一箪食,一豆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 《孟子 · 告子上》(颖考叔)对曰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,请以遗之。” 《左传 · 隐公元年》

tick soup;

3.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。

藜藿之 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

菜羹(煮熟的菜,加上米屑,古代贫者所食);羹食(羹汤和饭);羹粥(菜羹和稀饭);羹藜(煮野菜羹。泛指饮食粗劣)

vegetable soup;

4.汤。

soup;

羹的国语辞典解释

gēng ㄍㄥ

详细解释

用肉、菜等芶芡煮成的浓汤。

《左传 · 隐公元年》:“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”三国魏 ·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持作羹,漉鼓以为汁。”

一种烹饪方法。材料加水或高汤煮滚,用芡粉勾芡成薄糊状。

láng ㄌㄤˊ

详细解释

不羹:地名。春秋时地,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襄阳县东南。

《左传 · 昭公十一年》:“楚子城陈、蔡、不羹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襄阳县东南有不羹城,定陵西北有不羹亭。”

羹的两岸词典解释

gēng ㄍㄥ

详细解释

勾芡煮成的浓汤。

羹汤、鱿鱼羹、分一杯羹。

羹字的翻译

soup, broth

Filmentwickler, Suppe (S)

soupe, bouillon, sauce

カン コウ ロウ キョウ あつも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