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字的意思和解释

rán

⺣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+7136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⺣ 部

12 画

8 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354413444444

rán

jin4

2333.3

U+7136

E784B6

BKF

QDYO06 QDOU98 QDOU86

然字概述

〔然〕字拼音是(rán),部首是⺣部,总笔数是12画

〔然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然〕字仓颉码是BKF,五笔是QDYO06 QDOU98 QDOU86 ,四角码是2333.3

〔然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13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8982,UTF8:E784B6

〔然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然的意思

rán ㄖㄢˊ

基本解释

对,是。~否。不~。不以为~。

以为对,答应,信守。~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~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
这样,如此。当~。~后。~则。

表示一种语气(①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~”;②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~”)。

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。显~。忽~。飘飘~。

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会意兼形声。下形,上声。四点是火的变形。声符读 yàn,是狗肉的意思,下面加火以烤狗肉。本义:燃烧。

2.同本义。“”是“”的本字。

,烧也。 《说文》

burn;

3.俗字作“

若火之始 《孟子》蒸间容蒸,者处下焉。 《管子 · 弟子职》脂照城外。 《三国志 · 刘馥传》

然海(古代传说中的油海,其水可燃);然脂(点油脂或蜡烛照明);然灰(死灰复燃);然除(烧毁);然火(点火);然炬(点燃火炬);然脂(泛指点燃火炬);然犀(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。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);然灯(点灯)

4.明白。

夫燧之取火于日,慈石之引铁,蟹之败漆,葵之乡日,虽有明智,弗能也。 《淮南子 · 览冥》

understand;

5.耀;照耀。

目之绮,裂鼻之馨。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 · 正始寺》

dazzle;

6.以为…对;同意。

广以为 《史记 · 陈涉世家》之。 《资治通鉴 · 唐纪》

然纳(同意采纳);然疑(半信半疑,犹豫不决);然赞(赞同);然然可可(犹唯唯诺诺);然可(同意);然诺(答允,许诺);然许(然信。许诺;信守诺言);然信(然诺,许诺);然可(应允)

agree;

7.形成。

楹之铭曰:毋曰胡残,其祸将 《大戴礼记》

form;

8.宜;合适。

所谓无不治者,因物之相也。 《淮南子》

fit;

连词

1.但是,然而。

[虎]甚恐,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者。 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》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。 《史记 · 项羽本纪》

然且(然而;尚且);然如(然而)

but;

2.虽然。表示让步关系 。

然是(虽然);然虽(虽然)

although;

3.于是。

孔子曰:“其男子有死之志,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。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。” 灵公曰:“善。”不伐 蒲。 《史记》

thereupon;

4.然后;才 。

然乃(然后);然始(犹然后)

then;

形容词

是,对 假借为嘫。 然,应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子曰:然。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 不侵为然诺者也。——《史记·张耳陈馀传》 公见其妻曰:“此子之内子邪?”晏子对曰:“然,是也。”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
yes;

代词

如此,这样,那样。

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也。 《荀子 · 劝学》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 河东,移其粟于 河内; 河东凶亦 《孟子》

理所当然;其实不然

so; like that;

名词

姓。

ran ㄖㄢ˙

详细解释

助词

1.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,表示状态,有“”的意义。

大物也。 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》康肃忿曰。 宋 · 欧阳修《卖油翁》

突然;斐然;欣然;惠然;贸然;蔚然

2.用作句末语气词,表示比拟,有“…的样子”之意。常与“”、“”连用,有“如…一般”、“像…一样”之意。

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,则何益矣? 《礼记》

3.用作句末语气词,表示断定或决定,相当于古汉语的“”、“

穆公召 县子而问 《礼记》

然的国语辞典解释

rán ㄖㄢˊ

详细解释

1.烧。燃的本字。

《孟子 · 公孙丑上》:“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”

2.赞同。

《史记 · 卷八 · 高祖本纪》:“沛公然其计,从之。”《三国演义 · 第一回》:“刘焉然其说,随即出榜招募义兵。”

对、正确。

《论语 · 雍也》:“雍之言然。”

不以为然。

如此。

《论语 · 宪问》:“子曰:‘何必高宗,古之人皆然。’”唐 · 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辩》:“周公曰:‘天子不可戏。’乃封小弱弟于唐。吾意不然。”

1.但是、可是。

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年》:“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”

2.虽。

《董西厢 · 卷八》:“师言然善,奈处凡浮,遭此屈辱,不能无恨。”

3.然后。

《隋书 · 卷七〇 · 李密传》:“待士马肥充,然可与人争利。”

1.形容词或副词词尾。

《诗经 · 邶风 · 终风》:“终风且霾,惠然肯来。”

斐然、赫然、恍然。

2.用于句末,表肯定、断定的语气。

《论语 · 宪问》:“羿善射,奡荡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”《礼记 · 檀弓下》:“穆公召县子而问然。”

3.表示比拟的语助词。

《吕氏春秋 · 孟秋纪 · 荡兵》:“夫兵不可偃也,譬之若水火然,善用之则为福,不能用之则为祸。”

唯,表应答。

《论语 · 阳货》:“子曰:‘然!有是言也。’”《晏子春秋 · 内篇 · 杂下》:“公见其妻曰:‘此子之内子邪?’晏子对曰:‘然!是也。’”

姓。如汉代有然温。

然的两岸词典解释

rán ㄖㄢˊ

详细解释

1.对;是;正确。

然也、深然之、不以为然。

2.如此;这样。

不尽然、果不其然、理所当然。

3.连词。连接分句,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然而”、“但是”。

事虽小,然不可忽视、先生虽已逝世,然其典范长留人间。

4.词缀。附于副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。

忽然、显然、斐然、卓然。

5.姓。

然字的翻译

yes, certainly; pledge, promise

so, richtig, korrekt (Adj)​, aber, doch, dennoch (Konj)​, Ran (Eig, Fam)

mais, cependant, juste, correct

ゼン ネン しか しかして しからば しかり しかるに しかれども も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