榛字的意思和解释

zhēn

⽊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699B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⽊ 部

14 画

10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2341113431234

zhēn

zeon1

4599.4

U+699B

E6A69B

DQKD

SDWT

榛字概述

〔榛〕字拼音是(zhēn),部首是⽊部,总笔数是14画

〔榛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木秦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榛〕字仓颉码是DQKD,五笔是SDWT,四角码是4599.4

〔榛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99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7035,UTF8:E6A69B

〔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榛的意思

zhēn ㄓㄣ

基本解释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结球形坚果,称“榛子”,果仁可食。木材可做器物。

丛杂的草木。~芜。莽~。~薄(草木丛生的地方,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)。

详细解释

1.形声。从木,秦声。本义:植物名。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
2.同本义。

木也。 《说文》山有 《诗 · 邶风 · 简兮》女贽不过栗枣。 《左传 · 庄公二十四年》

榛林(榛木林)

hazel;

3.榛果。

hazelnut;

4.丛生的树木。

木丛生曰 《广雅》隐于薄之中。 淮南子 · 原道训》。注:“聚木曰榛,深草曰薄。”。

榛林(亦指丛林);榛迷(杂林丛生);榛株(丛木的根株)

jungle;

形草木丛生的样子 。榛卉(杂生的花草);榛曲(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);榛杞(泛指丛生的灌木);榛草(丛生的杂草)

jungled;

榛的国语辞典解释

zhēn ㄓㄣ

详细解释

1.植物名。榛木科榛木属,落叶乔木。叶阔,互生,呈卵形或倒卵形,叶缘为锯齿状。春日开单性花。结球形坚果,果仁可食,亦可榨油。果实也称为“”。

2.丛生的草木。

《晋书 · 卷五一 · 皇甫谧传》:“披榛采兰,并收蒿艾。”明 · 汤显祖《牡丹亭 · 第三五出》:“只见半亭瓦砾,满地荆榛。”

榛的两岸词典解释

zhēn ㄓㄣ

详细解释

1.植物名。落叶乔木。叶阔,互生,呈卵形或倒卵形,叶缘为锯齿状。春日开单性花。果实叫榛子,为结球形坚果,果仁可食,也可榨油。

2.泛指丛生的草木。

荆榛、荒榛、榛莽。

榛字的翻译

hazelnut; thicket, underbrush

Hasel, Haselnuss (lat: Corylus, ein Pflanzengattung)​ (Eig, Bio)

coudrier, noisetier, noisette

シン セン はしばみ はり は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