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字的意思和解释

⼗部 共4画 独体字 U+5348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 独体字

⼗ 部

4 画

2 画

独体字

象形字

3112

ng5

8040.0

U+5348

E58D88

OJ

TFJ

午字概述

〔午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⼗部,总笔数是4画

〔午〕字结构是独体字,可拆解为(⿱𠂉十)组成,造字法是象形字

〔午〕字仓颉码是OJ,五笔是TFJ,四角码是8040.0

〔午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534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1320,UTF8:E58D88

〔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午的意思

wǔ ㄨˇ

基本解释

地支的第七位,属马。

用于计时。~时(白天十一点到一点)。~间。~饭。~睡。~休。~夜(半夜、子夜)。

古同“”、“”,逆,背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。本义:御马索。

2.同本义。

[甲骨文“&#;”字]疑当是索形,殆驭马之辔也。 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

rope that use to manage horse;

3.地支的第七位。

the sev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;

4.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

太岁在曰敦羊。 《尔雅》

5.用以纪月。即农历五月。

,五月阴气逆阳,冒地而出。 《说文》

6.用以纪日。

之日,日始有谪。 《左传》

7.用以纪时,即十一时至十三时;正午,白天十二时。

战于彼。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二年》时已过 《徐霞客游记 · 游黄山记》已昏。 明 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午枕(午睡);午牌(午时);午晌(晌午);午炮(正午的号炮);午火(正午烈日);午天(中午);午斋(中午的斋食);午暑(中午的暑气);午漏(午时滴漏);午际(午初);午上(中午前);午潮(正午的潮水);午茶(午饭后的茶水)

noon;

8.十二肖属马,因亦为马的代称 。

午日三公(马)

horse;

9.干支逢五日午。亦特指五月初五 。

端午;重午;午月(五月);午节(端五节)

five;

10.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,午为正南,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。

午上(南方的上空)

southern;

形容词

纵横相交。

度尺而 《仪礼》。郑玄注:“一纵一横曰午。”

午午(交错杂沓的样子);午道(纵横交贯的要道);午贯(十字形交叉贯穿);午割(交叉切割)

crisscross;

动词

1.通“”。违反。

其众以伐有道,求得当欲,不以其所。 《礼记 · 哀公问》朝臣舛 《汉书 · 刘向传》

violate;

2.通“”。抵触,相遇。

视可其军、取其将…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。 《荀子 · 富国》

conflict; meet with;

午的越南字释义

同“”。

同“𢨵”。

午的国语辞典解释

wǔ ㄨˇ

详细解释

1.地支的第七位。

2.时辰名。约当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。

3.泛指白天的中间时段。

《文选 · 孙绰 · 游天台山赋》:“尔乃羲和亭午,游气高褰。”唐 · 李绅《古风》诗二首之二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”

正午、中午。

4.姓。如汉代有午汝臣。

白天或夜晚中间时段的。

午餐、午饭、午夜。

违背、抵触。

《汉书 · 卷三六 · 楚元王刘交传》:“朝臣舛午,胶戾乖剌,更相谗愬,转相是非。”

huo ㄏㄨㄛ˙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晌午”条。

午的两岸词典解释

wǔ ㄨˇ

详细解释

1.地支第七位。参见【地支】。

2.指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。

3.一天中太阳正中的时候;泛指白天的中间时段。

中午、正午。

4.姓。

huo ㄏㄨㄛ˙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晌午】。

午字的翻译

seventh earthly branch

7. Tier im chin. Tierkreis - Pferd <astrol&gt, 7. der 12 Erdenzweige (S)​, Jahr des Pferdes (S)​, Mittag (S)​, Pferdejahre (S)​, Wu (Eig, Fam)

midi, (car. cycl.)​, de 11 à 13h

ゴ う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