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字的意思和解释
郎
⻖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90CE CJK 基本汉字
郎字概述
〔郎〕字拼音是(láng),部首是⻖部,总笔数是8画。
〔郎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良⻏)组成。
〔郎〕字仓颉码是IINL,五笔是YVCB06 YVBH98 YVCB86 ,四角码是3772.7。
〔郎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90C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7070,UTF8:E9838E。
〔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郎的意思
郎 láng ㄌㄤˊ
基本解释
①对年轻男子的称呼。大~。~才女貌。
②对某种人的称呼。货~。女~。
③旧时妻称夫或情人。~君。
④封建时代的官名。~中(①古官名;②中医医生)。侍~。员外~。
⑤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邑,良声。从“邑”,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。本义:古邑名。在今山东金乡县境。
2.古地名。春秋鲁邑。
郎,鲁邑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 鲁有二 郎。
Lang town;
3.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,是费伯的食邑。
费伯帅师城 郎。 《左传 · 隐公元年》
4.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。
夏,城郎。 《左传 · 隐公九年》
5.郎,古廊字。原指宫殿廷廊,置侍卫人员所在。官名。
郎官,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。 《后汉书 · 桓帝纪》注
an official title under the monarchy;
6.战国始置。帝王侍从官侍郎、中郎、郎中等的通称。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、随时建议,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。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。
郎官(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);郎中(郎官。汉代称中郎、侍郎、郎中为郎官,掌星宿之职);郎将(官名);郎署(宿卫官的官署)
7.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。
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 李白《长干行》
郎伯(妇人称丈夫为郎、伯,并称郎伯)
my darling; husband;
8.女婿,女儿的丈夫 。
我哥哥有两个郎;郎婿(女婿)
son-in-law;
9.称别人的儿子 。
令郎;大郎、二郎、三郎;郎子(对他人之子的爱称)
son;
10.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。
瑜时年二十四, 吴中皆呼为 周郎。 《三国志》
youth;
11.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。
货郎;牛郎;卖油郎;郎不郎,秀不秀(形容不伦不类)
worker;
12.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。
王家诸郎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。 《世说新语 · 雅量》
伴郎;郎不郎,秀不秀(指不成材);郎子(对英俊少年的爱称);郎秀(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,大家豪族称秀;平凡家庭称郎)
man;
13.仆人称主人为郎。
为两郎僮。 唐 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孰若为一郎僮。正副郎好事者。 清 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郎主(门生家奴称其主;对外族首领的称呼)
landlord;
14.通“廊”。室外有顶的过道。
今陛下累郎台,恐其不高也。 《汉书 · 东方朔传》盖闻虞舜之时,游于岩郎之上。 《汉书 · 董仲舒传》
veranda; covered corridor;
15.通“廊”。朝廷。
茤荛之言,可择郎庙。 三国 · 魏 · 钟繇《宣示帖》
court;
郎的国语辞典解释
郎 láng ㄌㄤˊ
详细解释
名
1.秦汉时起,官多称为“郎”。
《汉书 · 卷六八 · 霍光传》:“时年十余岁,任光为郎。”
侍郎、尚书郎。
2.对男子的美称。
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雅量》:“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。”唐 · 李白《横江词》六首之五:“郎今欲渡缘何事?如此风波不可行。”
周郎、少年郎。
3.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。
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贤媛》:“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,死宁不同穴!”唐 · 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郎骑竹马来,遶床弄青梅。”
郎有情,妹有意。
4.仆役对主人的称呼。
《新唐书 · 卷一二四 · 宋璟传》:“君非其家奴,何郎之云?”
5.女子也称为“郎”。
女郎。
6.姓。如汉代有郎𫖮。
郎的两岸词典解释
郎 láng ㄌㄤˊ
详细解释
1.古代官名。
侍郎、尚书郎、员外郎。
2.对男子的美称。
周郎、少年郎。
3.旧时女子称呼恋人或丈夫。
情郎、郎君、闻郎江上踏歌声。
4.对少男少女的称呼。
郎才女貌、小小儿郎上学堂、妙龄女郎。
5.对别人的儿子的称呼。
令郎、县令遣媒来,云有第三郎。
6.对从事某些职业的男子的称呼。
牛郎、货郎、花郎。
7.姓。
郎字的翻译
gentleman, young man; husband
jeune homme, monsieur, maître
ロ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