簸字的意思和解释
簸
⺮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+7C38 CJK 基本汉字
簸字概述
〔簸〕字拼音是(bǒ,bò),部首是⺮部,总笔数是19画。
〔簸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竹𤿺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簸〕字仓颉码是HTCE,五笔是TADC06 TDWB98 TADC86 ,四角码是8884.7。
〔簸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C3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800,UTF8:E7B0B8。
〔簸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簸的意思
簸 bǒ ㄅㄛˇ
基本解释
①用簸箕颠动米粮,扬去糠秕和灰尘。~谷。
②颠动摇晃。颠~。~荡。~动。~弄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箕,皮声。本义: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,扬去糠粃尘土等物。
2.同本义。
簸,扬米去糠也。 《说文》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 《诗 · 小雅 · 大东》或舂或揄,或簸或蹂。 《诗 · 大雅 · 生民》
簸秕,簸扬糠秕(扬米去糠,糠在米上);簸箩(盛物的竹筐)
winnow;
3.摇动;颠动。
宫殿摆簸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颠簸;簸行(摇摆不定的步行)
jolt;
4.另见 bò。
簸的国语辞典解释
簸 bǒ ㄅㄛˇ
详细解释
动
1.用畚箕摇动,使米起落,以除去米糠。
《诗经 · 大雅 · 生民》:“或舂或揄,或簸或蹂。”
2.摇动。
《文选 · 张衡 · 西京赋》:“尔乃振天维,衍地络,荡川渎,簸林薄。”
3.蹧蹋、花费。
《儒林外史 · 第四回》:“不过要簸掉我几两银子,好把屋后的那一块田卖与他。”
簸的两岸词典解释
簸字的翻译
winnower
vanner, pelle à poussière
ハ ひ ひ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