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字的意思和解释

jiǎn

⺮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+7C21 CJK 基本汉字

⺮ 部

18 画

12 画

上下结构

314314251125112511

jiǎn

gaan2

8822.7

U+7C21

E7B0A1

HANA

TUJF

簡字概述

〔簡〕字拼音是(jiǎn),部首是⺮部,总笔数是18画

〔簡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竹間)组成。

〔簡〕字仓颉码是HANA,五笔是TUJF,四角码是8822.7

〔簡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C2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777,UTF8:E7B0A1

簡的意思

jiǎn ㄐㄧㄢˇ

基本解释

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。竹~。~牍。~策。~册。

书信。~帖。~札。信~。书~。

不复杂。~单。~易。~略。~要。~便。~洁。~练。册繁就~。言~意赅。

选择。~拔。~选。~任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从竹,間聲。本義:竹簡。古代書寫了文字的狹長竹片。

2.同本義。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,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或木片,竹片稱“”,木片稱“”或“”,統稱爲“”。若干簡編綴在一起的叫“”(冊)。

畏此書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出車》記。 《禮記 · 王制》。注:“策書也。”而長。 《考工記 · 弓人》昭王讀法十餘而睡臥矣。 《韓非子 · 外儲說左下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,執以往。 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五年》

簡素(竹簡與縑素。古代用來記載文字的竹帛);簡書(古代的公文書於竹簡,稱爲簡書);簡札(古代用以書寫的竹簡木札);簡帛(簡牘與帛。古代書寫用品)

bamboo slips;

3.書籍;信札。

呻吟槁,誦死人之語。 《鹽鐵論 · 大論》辱致來,受賜無量。 柳宗元《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》

簡末(文牘書簡末幅);簡策(指書籍);簡囊(裝書籍的袋子);簡書(泛指文書,信札)

book; letter;

4.古兵器。鞭類。

其人年少,虎體人形,腕懸鐵,身掛綠袍。 《薛仁貴徵遼事略》

簡格(盛放弩矢的用具及放刀劍的架子)

whips;

5.兩根長約六十五釐米的竹片組成的打擊樂器,名雲揚板,以左手夾擊發聲來顯示節拍 。

簡子(簡板。說唱曲藝時用以伴奏)

bamboo's clips;

6.水名 。古黃河下游的支流之一,故道約在今山東省陽信縣、慄陵縣境。

Jian River;

形容词

1.簡省;簡易;簡單。

繁文節之音作。 《禮記 · 樂記》。注:“少易也。”未爲易。 宋 · 沈括《夢溪筆談 · 活板》酈元之 宋 · 蘇軾《蘇東坡全集 · 石鐘山記》

簡絕(簡練,爽快);簡至(治事簡易,思想通達);簡編凜烈(歷史是無情的);簡選(簡擇選拔);簡闊(簡略寬疏)

simple; simplified; brief;

2.稀少 。

簡少(稀少;缺少);簡出(少出);簡缺(疏略缺失);簡訟(減少刑獄訟事);簡細(細小瑣碎)

rare;

3.大。

吾黨之小子狂 《論語》周之圭。 《淮南子 · 說山》

簡圭(大的玉圭);簡珠(大珠)

great;

1.通“”。選擇。

能而用。 唐 · 魏徵《諫太宗十思疏》桃核。 清 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
簡放(選出遣散);簡界(精選之後);簡選(簡擇選拔);;簡卜(擇日卜問);簡才(選擇賢才);簡用(選用);簡拔(選拔,選用提拔)

select;

2.怠慢;倨傲 。

簡侮(輕侮);簡薄(鄙薄輕視);簡倨(猶高傲);簡恣(簡慢放肆);簡褻(怠慢,失敬不恭);簡弛(惰慢弛廢);簡怠(怠慢)

cold-shoulder; slight;

3.簡化,使得簡單或較簡單 。

簡出(精簡放出);簡緣(減除繁冗的外務。即寡慾)

simplify;

4.檢閱 。

簡稽(檢閱稽覈);筒孚(稽覈屬實,真確可信);簡閱(檢閱);簡徒(檢閱部衆)

review;

5.檢查;檢驗。

細細認,件件都是王慶的。 《水滸傳》

簡屍(驗屍);簡較(查閱;覈對);簡驗(檢查驗看);簡孚(稽覈屬實,真確可信)

check; test;

6.捐棄;剔除 。

簡去(剔除);簡汰(裁減;淘汰);簡除(減免廢除);簡棄(撿除;拋棄)

get rid of; remove;

7.分別;辨別 。

簡認(辨認);簡別(甄別);簡序(甄別次序);簡第(甄別等第);簡會(區別理解)

distinguish;

8.通“”。諫諍,直言規勸。

猶之未遠,是用大 《左傳 · 成公八年》

criticize sb. 's faults frankly;

簡的国语辞典解释

jiǎn ㄐㄧㄢˇ

详细解释

1.古代书写用的竹片。

《说文解字 · 竹部》:“简,牒也。”《诗经 · 小雅 · 出车》:“岂不怀归,畏此简书。”唐 · 孔颖达 · 正义:“古者无纸,有事书之于简,谓之简书。”

竹简。

2.书信。

唐 · 柳宗元《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》:“辱致来简,受赐无量。”元 · 王实甫《西厢记 · 第三本 · 第一折》:“小生有一简,敢烦小娘子达知肺腑咱。”

书简。

3.姓。如宋代有简克己。

1.省略、减省。

《史记 · 卷三二 · 齐太公世家》:“因其俗,简其礼。”《晋书 · 卷三 · 武帝纪》:“又律令既就,班之天下,将以简法务本,惠育海内。”

简化。

2.挑选。

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简兵搜乘。”明 ·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 · 卷一七》:“汰去老弱,简精壮者更代。”

简拔、简任。

3.怠慢不敬。

《孟子 · 离娄下》:“孟子独不与驩言,是简驩也。”

简慢。

1.单纯不繁琐的。

简明、简单、简练。

2.大。

《诗经 · 邶风 · 简兮》:“简兮简兮,方将遇舞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简,大也。”《淮南子 · 说山》:“周之简圭,生于垢石。”

簡的两岸词典解释

jiǎn ㄐㄧㄢˇ

详细解释

1.古代书写用的狭长竹片或长木片。

竹简、简册。

2.单纯;头绪少,容易理解(与“”相对)。

简单、简历、言简意赅。

3.使繁变简;使多变少。

精简、简化、精兵简政。

4.慢待;轻视。

简慢。

5.选拔(人才)。

简拔、简选。

6.书信。

短简、书简。

7.姓。

簡字的翻译

simple, terse, succinct; letter

einfach, kurz, unkompliziert (Adj)​, vereinfachen (V)​, Brief (S)​, auswählen, aussuchen (V)

simple, simplifié, lettre

カン ケン えらぶ ふ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