札字的意思和解释

zhá

⽊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+672D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⽊ 部

5 画

1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2345

zhá,yà

zaat3

4291.0

U+672D

E69CAD

DU

SNN

札字概述

〔札〕字拼音是(zhá,yà),部首是⽊部,总笔数是5画

〔札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木乚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札〕字仓颉码是DU,五笔是SNN,四角码是4291.0

〔札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72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6413,UTF8:E69CAD

〔札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札的意思

zhá ㄓㄚˊ

基本解释

古时写字的小木筒。~记。

信件。手~。信~。

旧时的一种公文。~子。

夭死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札声。本义: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。

2.同本义。

,牒也。 《说文》皆一十行,细书成文。 《后汉书 · 循吏传》卿有书。 《汉书 · 郊祀志上》上令尚书给笔 《汉书 · 司马相如传上》上许,令尚书给笔 《史记 · 司马相如列传》郡国诸户口黄籍,籍皆用一尺二寸,已在官役者载名。 《太平御览》

wooden strip;

3.古代公文的泛称 。

札子(古代官方公文的一种);札付(官府上行下的文书,多指手谕);札吏(旧时官府撰拟公文的使员);札委(旧时官府委派差使的公文);札书(牒,公文);札函(奏折);札稿(文稿);札牍(借指簿册)

official document;

4.引申为书信。

客从远方来,遗我一书 《古诗十九首》

札帙(犹书函、书套);札诲(赐函教诲。旧时书信套语);札翰(书信)

letter;

5.疫病。也指遭瘟疫死亡。

则不举。 《周礼》土气和,亡厉。 《列子》

札荒(瘟疫与灾荒);札丧(因疫病死亡);札厉(因疫病死亡);札瘟(因疫疠、疾病而死);札手风(手张开而不能自由伸缩的一种病。亦比喻醒态)

plague;

动词

1.拔出;拔除。

毫末不,将寻斧柯。 《孔子家语》

pull out;

2.夭死。

疠疾不降,民不夭 《左传》

die young;

3.书写 。

札记

write;

4.缠绕;捆,绑 。

札裹(收拾;打扮);札缚(结扎;捆缚);札合(把分散的东西捆在一起);札足(缠足);札抹(犹缠束);札实(牢靠稳固)

bind;

5.同“”。刺。

语来言去各仇恨,棒迎拐架当心 《西游记》

prick run or stick;

6.同“”。

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,在油锅里捞,…又奏道:“和尚身微骨嫩,俱化了。” 《西游记》

deep-fry;

札的国语辞典解释

zhá ㄓㄚˊ

详细解释

1.古时用以写字的小木片。

《史记 · 卷一一七 · 司马相如传》:“上许,令尚书给笔札。”

笔札、简札。

2.书信或公文。

《文选 · 古诗十九首 · 孟冬寒气至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一书札。”

手札、信札。

3.武士胄甲上由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甲叶。

《左传 · 成公十六年》:“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,彻七札焉。”北齐 ·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· 勉学》:“射则不能穿札,笔则才记姓名。”

因灾祸而死。

《左传 · 昭公四年》:“疠疾不降,民不夭札。”

札的两岸词典解释

zhá ㄓㄚˊ

详细解释

1.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。

简札、笔札。

2.书信。

手札、信札、书札。

3.公文。

札子。

4.笔记。

札记。

5.台⃝姓。

札字的翻译

letter, note; correspondence

mince morceau de bois utilisé comme tablette d'écriture (dans la Chine ancienne)​, sorte de document officiel (autrefois)​

サツ サチ アツ アチ シツ シチ セツ セチ ふ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