筇字的意思和解释

qióng

⺮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+7B47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⺮ 部

11 画

5 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31431412152

qióng

kung4

8812.7

U+7B47

E7AD87

HMNL

TABJ

筇字概述

〔筇〕字拼音是(qióng),部首是⺮部,总笔数是11画

〔筇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竹邛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筇〕字仓颉码是HMNL,五笔是TABJ,四角码是8812.7

〔筇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B4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559,UTF8:E7AD87

〔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筇的意思

qióng ㄑㄩㄥˊ

基本解释

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,可以做手杖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一种竹 。实心,节高,宜于作拐杖。

筇竹杖(用筇竹所制的杖);筇杖(筇竹杖);筇枝(筇竹杖)

a kind of bamboo;

2.手杖。因筇竹可为杖,即称杖为筇 。

筇竹(手杖)

stick;

筇的国语辞典解释

qióng ㄑㄩㄥˊ

详细解释

1.一种竹子。实心节高,适于作拐杖。

《广韵 · 平声 · 钟韵》:“筇,竹名。可为杖,张骞至大宛得之。”

2.竹杖。因筇竹可为杖,故称杖为“”。

唐 · 韩偓《江岸闲步》诗:“一手携书一杖筇,出门何处觅情通。”《西游记 · 第一四回》:“那里面有一老者,扶筇而出。”

筇的两岸词典解释

qióng ㄑㄩㄥˊ

详细解释

1.一种实心节高,适合制作拐杖的竹子。

2.《书》竹杖;泛指手杖。∥同“”。

扶筇、携筇独行、一手携书一杖筇。

筇字的翻译

a kind of bamboo used to make staffs

espèces de bambou

キョウ グ つ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