楮字的意思和解释

chǔ zhū

⽊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696E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⽊ 部

12 画

9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23412132511

chǔ,zhū

cyu5

4496.0

U+696E

E6A5AE

DJKA

SFTJ

楮字概述

〔楮〕字拼音是(chǔ,zhū),部首是⽊部,总笔数是12画

〔楮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木者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楮〕字仓颉码是DJKA,五笔是SFTJ,四角码是4496.0

〔楮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96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6990,UTF8:E6A5AE

〔楮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楮的意思

chǔ ㄔㄨˇ

基本解释

落叶乔木,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。

纸的代称。~币。~钱(旧俗祭祀时焚烧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者声。本义:楮树,叶似桑,皮可以造纸。

2.同本义 。可制纸。

楮叶(楮树的叶);楮鸡(楮树上所寄生的木耳)

paper mulberry;

3.纸的代称。

即连为巨幅,广二丈,大书一“”字。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楮知白(纸的别名);楮先生(纸的别名);楮墨(纸与墨。也是诗文和书画的代称);楮生(纸的别名)

paper;

4.纸钱 。宋、金、元时发行的纸币,多用楮皮纸制成,故名。

楮帛(纸钱锡箔等焚化物);楮券(纸币,钞票)

paper money;

楮的国语辞典解释

chǔ ㄔㄨˇ

详细解释

1.植物名。桑科楮属,落叶灌木。叶为卵形或阔卵形,单性花,树皮可为造纸的原料。

2.纸。

宋 · 苏轼《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》诗二首之二:“若人富天巧,春色入毫楮。”

缣楮。

3.纸币。宋金元三代多以楮皮纸制成纸币,故借指纸币。

《宋史 · 卷四二一 · 常楙传》:“值水灾,捐万楮以振之。”

4.俗称祭祀用的冥钱为“”。

元 · 杨文奎《儿女团圆 · 第二折》:“不强如焚钱烈楮,灭罪消灾。”

5.姓。如明代有楮山。

楮的两岸词典解释

chǔ ㄔㄨˇ

详细解释

1.植物名。落叶灌木。叶呈卵形,似桑叶而较粗糙;花淡绿色,雌雄异株;树皮可造纸。

2.纸的代称。

片楮、笔楮难穷、简牍楮墨。

3.姓。

楮字的翻译

mulberry; paper

Broussonetia kazinoki

mûrier, papier

チョ ト ショ こう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