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字的意思和解释

jiè

⺅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+501F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⺅ 部

10 画

8 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3212212511

jiè

ze3

2426.1

U+501F

E5809F

OTA

WAJG

借字概述

〔借〕字拼音是(jiè),部首是⺅部,总笔数是10画

〔借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亻昔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

〔借〕字仓颉码是OTA,五笔是WAJG,四角码是2426.1

〔借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501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0511,UTF8:E5809F

〔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借的意思

jiè ㄐㄧㄝˋ

基本解释

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。~用。~阅。~账。~据。~条。

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。~钱给人。

假托。~口。~端。~故。~代。~景。~喻。~题发挥。

依靠。凭~。~势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人,昔声。本义:借,借进,借出。

2.借进。

,假也。 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:“即藉字之转注。古只作藉。”,假也。 《广韵》无不给。 《晋书 · 阮裕传》旁近与之。 宋 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允修书。 清 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书非借不能读。借者之用心。其借书亦类予。

求借(请求别人借给);挪借(暂时借用别人的钱);借当(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);借当头(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);借典(借,借用)

borrow;

3.借出。

有马者,人乘之。 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权势不可以人。 《韩非子 · 内储说下》

他借书给我们;借给他几块钱;借一肩儿(挑担者让别人替自己挑一会,自己可以休息一下);借借(借出);借赁(租借)

lend;

4.帮助。

水天空阔,恨东风,不世间英物。 文天祥《念奴娇》

help;

动词

1.假托;借口。

若苟有以藉口。 《左传 · 成公二年》

借言(借口,假托的理由);借情(假托某种情况或缘故)

use as a pretext;

2.凭借;依靠。

子杀之。 《墨子 · 公输》其可以以美名者,以外权重之。 《韩非子 · 孤愤》天降大雨。 《广东军务记》寨墙为蔽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征入境。 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借倩(托请);借水行舟(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条观条件办事);借步檐躲雨(喻指借他人力量庇护自己);借势儿(乘机)

rely on;

连词

相当于“假使”,“假设”,“假如”,“即使”。

第令母斩。 《史记 · 陈涉世家》

借使(假设连词。假如,倘若;即使,纵然);借若(犹假如);借或(即或,即使);借如(假设连词。假如,如果;即如,例如)

if;

借的国语辞典解释

jiè ㄐㄧㄝˋ

详细解释

1.暂时向人告贷财物。

《左传 · 定公九年》:“尽借邑人之车。”北齐 ·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· 治家》:“借人典籍,皆须爱护。”

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。

2.把财物暂时给他人使用。

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:“有马者借人乘之。”

这支笔借你用一下。

3.赞许。

《隋书 · 卷二五 · 刑法志》:“武帝敦睦九族,优借朝士。”《文选 · 邹阳 · 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慈仁殷勤,诚嘉于心,此不可以虚辞借也。”

4.假托、利用。

借刀杀人、借题发挥。

5.帮助。

《汉书 · 卷六七 · 朱云传》:“少时通轻侠,借客报仇。”

6.倚靠、凭借。

借重、借助。

假使、假设。

唐 · 元稹《遣病》诗:“借如今日死,亦足了一生;借使到百年,不知何所成?”

借的两岸词典解释

jiè ㄐㄧㄝˋ

详细解释

1.借来;挪借过来(与“还(ㄏㄨㄢˊ huán)”相对)。

借书、借钱、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。

2.借出;借给别人。

车借你用、这把伞借你。

3.假托;利用。

借故、借口、借花献佛、借刀杀人。

4.凭借;倚赖。

借助、借重。

借字的翻译

borrow; lend; make pretext of

ausleihen, ausborgen (V)​, verleihen (V)

シャク シャ セキ かりる たと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