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字的意思和解释

zhòng yín

⼈部 共6画 品字结构 U+4F17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⼈ 部

6 画

4 画

品字结构

会意字

343434

zhòng,yín

zung3

8088

U+4F17

E4BC97

OOO

WWWU

众字概述

〔众〕字拼音是(zhòng,yín),部首是⼈部,总笔数是6画

〔众〕字结构是品字结构,可拆解为(⿱人从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

〔众〕字仓颉码是OOO,五笔是WWWU,四角码是8088

〔众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4F1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0247,UTF8:E4BC97

〔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众的意思

zhòng ㄓㄨㄥˋ

基本解释

许多:与“”相对:~人。~多。~矢之的。芸芸~生。

许多人。大~。群~。民~。~口铄金。~目睽睽。~叛亲离。~擎易举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“”从三人。“”表示众多。“”表示众人站立。“”,甲骨文字形。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。本义:众人、大家。

2.同本义。

人三为 《国语 · 周语》坤为 《易 · 说卦》大师之礼用也,大均之礼恤也,大田之礼简也,大役之礼任也,大封之礼合也。 《周礼 · 大宗伯》安土重居,谓之庶。 《后汉书 · 杨终传》而野。 《荀子 · 脩身》。注:“众,众人也。”恶之,必察焉。 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怒难犯。 《左传 · 襄公十年》何为而不汹汹然?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此教我先威耳。 《史记 · 陈涉世家》群疑满服,难塞胸。 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愤。 清 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吾村之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

multitude; everyone;

3.又。

众皆感奋。

4.又。

率众袭之。

众喙(众人的闲言碎语);众口嚣嚣(众人吵吵嚷嚷);众怨之的(大家怨恨的目标);众力(众人之力);众口(众人的言论);众夫(众人;一般人);众兆(众人);众目(众人的眼睛);众心(众人之心);听众;观众;群众;会众(到会的人);当众(当着大家);民众(人民大众);公众(社会上大多数的人);万众(大众)

5.指诸事,万事。

政事失其施,加于身而错于前,凡之动失其宜。 《礼记 · 仲尼燕居》

众名(万物之名);众有(万物);众念(万念);众物(万物;诸物);众圣(诸圣人)

everything;

6.指百官;群臣。

天子之五官曰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寇,典司五 《礼记》

众士(贵臣以外诸臣。古代泛指诸侯臣僚,各级官吏);众臣(贵臣身份以外之臣。即众士)

all official;

7.兵;军队。亦指丁壮可为兵者。

率数万之。(指军队。) 《史记 ·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众力(特指兵力);众卒(一般兵士)

soldier; army;

8.殷、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,或管理奴隶的人。

格!尔庶,悉听朕言。 《书 · 汤誓》

slave;

9.佛家语。用以指教徒人数。

一行三,辞别高老及亲友,投西而去。 《西游记》

众性(佛教语。众生);众生(泛指人和一切动物;指人以外的各种动物)

monk number;

10.姓。

形容词

1.众多,与“”、“”相对。

今寇我寡,难以持久。 《资治通鉴 · 赤壁之战》师克在和,不在 《左传 · 桓公十一年》树成荫而鸟息焉。 《荀子 · 劝学》贼能且 明 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many;

2.又。

众贼环而进。宾团坐。 《虞初新志 · 秋声诗自序》

3.又。

众妙毕备。

众峰(许多山峰);众工(许多工匠);众支(众多的支系);众小(众多小国);众卉(百草);众口纷纭(人多嘴杂,论论纷纷);众毛飞骨(众多的众物能掀起重物);众巧(众多的巧匠);众矢之的(许多箭射的靶子。比喻众人攻击的目标)

4.各种 。

众艺(各种技艺,艺术);众虑(各种杂念;各方面的考念);众管(各种管乐器);众伪(种种假象);众群(各种邪恶);众善(各种善举)

various;

5.广泛;普遍。

是非容貌之患也,闻见之不,议论之卑尔。 《荀子》。杨倞注:“闻见不广,议论不高。”

众妙(一切深奥玄妙的的道理);众医(一般医生;庸医)

general; common;

众字的翻译

multitude, crowd; masses, public

ギン ゴ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