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字的意思和解释

⼇部 共6画 独体字 U+4EA6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 独体字

⼇ 部

6 画

4 画

独体字

指事字

413234

jik6

0033.0

U+4EA6

E4BAA6

YLNC

YOU

亦字概述

〔亦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⼇部,总笔数是6画

〔亦〕字结构是独体字,可拆解为(亣八)组成,造字法是指事字

〔亦〕字仓颉码是YLNC,五笔是YOU,四角码是0033.0

〔亦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4EA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0134,UTF8:E4BAA6

〔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亦的意思

yì ㄧˋ

基本解释

副词,也,表示同样、也是。~无不可。~步~趋。

又:“先君何罪?其嗣~何罪?”

不过,只是:“王~不好土也,何患无士?”

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:“呜呼,~盛矣哉!”“学而时习之,不~说乎?”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在“”(人)旁加两点,指示两腋所在。“”的本字。本义:人腋窝) 同本义 亦,人之臂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。——《广雅》 腋在肘后。——《埤苍》

armpit;

副词

1.也;也是。

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尔。(也不过是摘了帽子,光着脚,把头往地上撞罢了。抢,撞。) 《战国策 · 魏策》盛矣哉。(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!) 明 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以明死生之大。(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。以,用,后面省略了宾语“”)。 明 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攻一时,敌退,三保自喜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先君何罪?其嗣何罪? 《左传 · 文公七年》

亦许(也许);亦然(也是这样)亦且(又,而且);亦复(又)

also;

2.也…也…;又…又… [both…and…]——连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名词前面,强调两种动作、行为、状态、事物彼此并列或互相对待。

亦真亦假。

3.不过;仅仅;只是。

寡人之从君而西也,晋之妖梦是践。 《左传》

but; only;

亦的国语辞典解释

yì ㄧˋ

详细解释

1.相当于“”、“也是”。

《论语 · 公冶长》:“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唐 · 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”

人云亦云。

2.相当于“”。

《左传 · 文公七年》:“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”唐 · 杜甫《羌村》诗三首之一:“邻人满墙头,感叹亦歔欷。”

3.只是、不过。

《战国策 · 齐策四》:“王亦不好士也,何患无士?”唐 · 杜甫《蒹葭》诗:“江湖后摇落,亦恐岁蹉跎。”

4.已经。

《文选 · 王康琚 · 反招隐诗》:“昔在太平时,亦有巢居子;今虽盛明世,能无中林士?”唐 · 杜甫《独立》诗:“草露亦多湿,蛛丝亦未收。”

虽然。

唐 · 杜甫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画师亦无数,好手不可遇。”宋 · 欧阳修《玉楼春 · 蝶飞芳草花飞路》词:“红莲绿芰亦芳菲,不奈金风兼玉露。”

位于句首或句中,无义。

《书经 · 盘庚上》:“予亦拙谋,作乃逸。”《诗经 · 召南 · 草虫》:“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降。”

姓。如明代有亦孔昭。

亦的两岸词典解释

yì ㄧˋ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也;也是。

人云亦云、亦师亦友、相见时难别亦难。

2.姓。

亦字的翻译

also, too; likewise

außerdem, auch, ebenso , und vice versa, das Gegenteil

aussi, également

エキ ヤク ま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