耜字的意思和解释

⽾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801C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⽾ 部

11 画

5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1123425151

zi6

5797.7

U+801C

E8809C

QDRLR

DIHN06 FSNG98 DIHN86

耜字概述

〔耜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⽾部,总笔数是11画

〔耜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耒㠯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耜〕字仓颉码是QDRLR,五笔是DIHN06 FSNG98 DIHN86 ,四角码是5797.7

〔耜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01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2796,UTF8:E8809C

〔耜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耜的意思

sì ㄙˋ

基本解释

耒下端铲土的部件。装在犁上,用以翻土。先以木为之,后改用金属。《釋名•釋用器》:“耜,似也,似齒之斷物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(形声。从耒,以声。耒( lěi ),翻土的工具。本义:古代农具名,耒耜的主要部件,似锹) 耒下端铲土的部分,装在犁上,用以翻土。

字亦作耜。,来下剌臿也。古以木为之,后世以金。 《六书故》斵木为 《易 · 系辞》禹亲自操 《庄子 · 天下》古者剡而耕。 《淮南子 · 泛率》脩来 《礼记 · 月令》

spade-like plough;

2.民无悬耜,野无奥草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中》。 韦昭注:“入土曰耜,耜柄曰耒。”

动词

引申为以耜铲土 薙氏掌杀草…冬日至而耜之。——《周礼·薙氏》 【漢典】。

spade;

耜的国语辞典解释

sì ㄙˋ

详细解释

掘土用的农具。即铁锹。古代多为木制。

《国语 · 周语中》:“民无悬耜,野无奥草。”三国吴 · 韦昭 · 注:“入土曰耜,耜柄曰耒。”

耜的两岸词典解释

sì ㄙˋ

详细解释

铲土的农具。即今之铁锹,古代多为木制。

耒耜。

耜字的翻译

spade-shaped tool; plow

Pflug, pflügen (S)

soc

シ ジ す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