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字的意思和解释
祭
⽰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+796D CJK 基本汉字
祭字概述
〔祭〕字拼音是(jì,zhài),部首是⽰部,总笔数是11画。
〔祭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造字法是会意字。
〔祭〕字仓颉码是BOMMF,五笔是WFIU,四角码是2790.1。
〔祭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96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085,UTF8:E7A5AD。
〔祭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祭的意思
祭 jì ㄐㄧˋ
基本解释
①对死者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。~奠。~礼。~灵。~典。~扫。
②供奉鬼神或祖先。~祖。~天。~祀。~灶。
③使用(法宝)~起一件法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牲肉;左边是“又”(手);中间象祭桌。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。古人杀牲,一是为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,“祭”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即牲祭。本义:祭祀。
2.同本义。
祭,祀也。 《说文》祭之为言索也。 《说苑 · 权谋》祭者,荐其时也,荐其敬也,荐其美也,非享味也。 《谷梁传 · 成公十七年》无牲而祭曰荐,荐而加牲曰祭。 《公羊传 · 桓公八年》注祭者,所以追养继孝也。 《礼记 · 祭统》祭于公,不宿肉。祭肉不出三日。 《论语 · 乡党》以灵鼓鼓社祭。 《周礼 · 地官》
公祭死难烈士;主祭;陪祭;祭扫(祭祀并扫墓)
obit; offer a sacrifice;
3.使用,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。
祭起一件法宝来
wield;
4.另见 zhài。
祭的国语辞典解释
祭 jì ㄐㄧˋ
详细解释
动
1.拜鬼神。
《论语 · 八佾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
祭祀。
2.对死者致敬追思。
唐 · 张籍《没蕃故人》诗:“欲祭疑君在,天涯哭此时。”
祭吊。
3.念咒以施用法宝,常用于古小说中。
《封神演义 · 第五四回》:“不防土行孙祭起捆仙绳,一声响,把哪吒平空拿了去。”
名
◎祭奠的仪式。
家祭、公祭。
祭的两岸词典解释
祭字的翻译
sacrifice to, worship
opfern, gedenken , zu etw. greifen, zu etw. Zuflucht nehmen (V), Ji (Eig, Fam)
faire un sacrifice, (nom de famille)
サイ セイ まつる まつ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