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字的意思和解释

nán

⼗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5357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⼗ 部

9 画

7 画

上下结构

象形字

122543112

nán,nā

naam4

4022.7

U+5357

E58D97

JBTJ

FMUF

南字概述

〔南〕字拼音是(nán,nā),部首是⼗部,总笔数是9画

〔南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造字法是象形字

〔南〕字仓颉码是JBTJ,五笔是FMUF,四角码是4022.7

〔南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535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1335,UTF8:E58D97

〔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南的意思

nán ㄋㄢˊ

基本解释

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”相对。~北。~方。~面。~国(指中国南部)。~陲(南部边疆)。~极。~半球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,甲骨文字形,是钟镈之类的乐器。
① 本义:乐器。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:“以雅以南。”②方位词。

2.方位名。和“”相对。

,草木至方有枝任也。 《说文》出户望。 晋 · 干宝《搜神记》抚夷越。 《三国志 · 诸葛亮传》旌麾指。 《资治通鉴》极潇湘。 宋 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南薰(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);南离(南方)

south;

3.南方;南面。

阮仲容步兵居道,诸 阮居道北。 《新说新语 · 言语》

南风(南方势力);南酒(黄酒,南方酿造);南宗(佛教指南北二宗,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);南夏(泛指中国的南部);南客(客居南方);南浦(南面的水边);南琛(南方所产的珍宝);南乡(南方);南邻(古指南方金邻国;南边的近郊);南荣(房屋的南檐;南方之地);南鄙(南方边境地区);南迁(迁都南方);南徼(南方边陲);南馔(南方口味的菜肴);南关(南方的关塞)

South;

4.官爵名。通“”。

郑伯,男也。 《孔子家语 · 正论解》。注:“南,《左传》作男,古字作男,亦多用作此南,连言之,犹言公侯也。”

baron;

5.对《诗经》中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的简称。

周始二《》,《风》兼六代。 《晋书》

Nan;

6.姓。

动词

1.向南走;向南移动。

因遗策,取汉中,西举 巴蜀,东割膏腴之地。 汉 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move toward south;

2.又。

南取百越之地,以为 桂林、 象郡。

南辕(车辕向南)

副词

1.向南。

月明星稀,乌鹊飞。 曹操《短歌行》面称帝。 《史记 · 秦始皇本纪》

南奔(向南奔跑)

toward south;

2.另见 nā。

nā ㄋㄚ

基本解释

〔~无( mó 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~~阿弥陀佛”、“~~观世音菩萨”。

详细解释

另见 nán。

南的国语辞典解释

nán ㄋㄢˊ

详细解释

1.方位名。与“”相对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何人斯 》:“胡不自南?”

坐北朝南、大江南北。

2.南方的乐曲。

《礼记 · 文王世子》:“胥鼓南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南,南夷之乐也。”

3.姓。如唐代有南霁云。

向南行、向南移动。

《周礼 · 地官 · 大司徒》:“日南则景短,多暑。”《宋史 · 卷四二八 · 道学传二 · 杨时传》:“其归也,颢目送之曰:‘吾道南矣!’”

南边的。

《陈书 · 卷二一 · 王固传》:“魏人以南人嗜鱼,大设罟网。”

南岸、南极。

ná ㄋㄚˊ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南无”条。

南的两岸词典解释

nán ㄋㄢˊ

详细解释

1.四个基本方向之一,早晨面朝太阳时右手的一边(与“”相对)。

大江南北、坐北朝南。

2.向南。

南下、南行。

3.南边的。

南方、南极、南岸。

4.姓。

ná ㄋㄚˊ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南无】。

南字的翻译

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

Süd.. (S)​, Süden (S)​, südlich (Adj)

sud

ナン ナ みな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