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字的意思和解释

è

⼀部 共8画 上中下结构 U+4E9E CJK 基本汉字

⼀ 部

8 画

6 画

上中下结构

12155121

yà,yā,è

aa3

1010.7

U+4E9E

E4BA9E

MLLM

GFGD

亞字概述

〔亞〕字拼音是(yà,yā,è),部首是⼀部,总笔数是8画

〔亞〕字结构是上中下结构

〔亞〕字仓颉码是MLLM,五笔是GFGD,四角码是1010.7

〔亞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4E9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0126,UTF8:E4BA9E

亞的意思

yà ㄧㄚˋ

基本解释

次一等,次于。《左傳•襄公十九年》:“圭媯之班,亞宋子而相親也。”

匹配;等同。《後漢書•班固傳》:“節慕原、嘗,名亞春、陵。”

挨着;靠近。唐元稹《山枇杷》:“亞水依巖半傾倒,籠雲隱霧多愁絶。”

掩,闭。宋蔡伸《醜奴兒慢》:“花籠淡月,重門深亞。”

少。《增韻•禡韻》:“亞,少也。”

丑,难看。《説文•亞部》:“亞,醜也。象人局背之形。”

姐妹丈夫的互称。后作“”。《詩•小雅•節南山》:“瑣瑣姻亞。”

俯;低垂。也作“”。唐杜甫《上巳日徐司録林園宴集》:“鬢毛垂領白,花蕊亞枝紅。”

亚洲的简称。如。欧亚大陆。

姓。《姓觿•禡韻》:“亞,《路史》云,成周支庶之後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象形。小篆作「亞」。許慎認爲像人駝背形。甲骨文一說像花邊形。本義:醜。

2.同本義。

夫地有山有澤,有黑有白,有美有 馬王堆漢墓帛書《十六經》,醜也。 《說文》。段玉裁注:「此亞之本義。亞與惡音義皆同…衣駕切。」

ugly;

3.次;次於。表示時間或空間的先後。

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也。 《易 · 繫辭》荀本旅。 《書 · 牧誓》侯旅。 《詩 · 周頌 · 載芟》卿焉。 《左傳 · 文公六年》之。 《儀禮 · 士虞禮》父南向坐(父者,范增也。)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

亞獻(古代祭祀舉行三次供物儀式,第二次叫亞獻);亞元(名列第二);亞父(僅次於父);亞帥(副帥);亞相(官位次於丞相的大臣);亞將(次將,副將);亞飯(古代天子、諸侯第二次進食時奏樂佐食的樂師;古代天子、諸侯的第二次進食);亞聖(道德才智僅次於聖人);亞魁(古代泛指科舉考試第二名)

second;

4.低於;低。表示等級的高低。

圭嬀之班, 宋子而相親也。 《左傳 · 襄公十九年》。 杜預注:「亞,次之。」

inferior; lower than;

1.垂;低垂。

鬆裝粉穗臨窗,水結冰錘簇溜懸。 前蜀 · 韋莊《對雪獻薛常侍》有幾枝還低着,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。 魯迅《野草》

hang down;

2.俯,偃俯。

舟人漁子入浦漵,山木盡洪濤風。 唐 · 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也。 《易 · 繫辭》荀李旅。 《書 · 牧誓》侯旅。 《詩 · 周頌 · 載芟》卿焉。 《左傳 · 文公六年》之。 《儀禮 · 士虞禮》身受取白玉羈,開口銜將紫金勒。 唐 · 元稹《望雲騅馬歌》

亞地(俯於地;倒於地)

bend;

3.壓;低壓。

可憐把個行者頭,勒得似個腰葫蘆,十分疼痛難忍。 《西遊記》葉重如將青玉,花輕疑是紅綃掛。 宋 · 歐陽修《漁家傲》

亞地(滿地;遍地);亞腰葫蘆(細腰葫蘆。亞:壓;擠緊)

press down;

4.挨着,靠近。

武松在轎上看時,只見肩疊背,鬧鬧嚷嚷,屯街塞巷,都來看迎大蟲。 《水滸傳》

亞肩疊背(壓肩疊背)

be near to;

5.掩,閉。

花籠淡月,重門深 蔡伸《醜奴兒慢》

close;

6.通「壓」。垂壓。

鬢毛垂領白,花蕊枝紅。 杜甫《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》欲移竹,鳥窺新捲簾。 杜甫《入宅三首》

heavily press;

名词

亞洲的簡稱 。

歐亞大陸;亞運會。

Asia;

yā ㄧㄚ

基本解释

枝丫;分枝。也作“”、“”。《正字通•二部》:“亞,趙古則曰:‘物之岐(歧)者曰亞。’俗作丫、椏。”

象声词。《漢書•東方朔傳》:“伊優亞者,辭未定也。”

è ㄟ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《洪武正韻•禡韻》:“惡,亦作亞。”

同“”。《六書正譌•藥韻》:“亞,古堊字,涂飾牆也。象圬者從横涂飾之狀。”

亞的国语辞典解释

yà ㄧㄚˋ

详细解释

1.次于。

《国语 · 吴语》:“乃退就幕而会,吴公先歃,晋侯亚之。”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识鉴》:“诸葛道明初过江左,自名道明,名亚王、庾之下。”

2.输、低、较差。

他的歌唱技巧不亚于你。

3.相同、相等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四〇 · 班彪传上》:“节慕原、尝,名亚春、陵。”《南史 · 卷七二 · 颜协传》:“时吴郡顾协亦在蕃邸,与协同名,才学相亚,府中称为二协。”

4.掩。

宋 · 蔡伸《如梦令 · 人静重门深亚》词:“人静重门深亚,朱阁画帘高挂。”《董西厢 · 卷一》:“几间寮舍,半亚朱扉。”

次一等的、第二的。

亚军、亚热带、亚圣。

1.亚洲的简称。

欧亚大陆、亚太影展。

2.姊妹丈夫的互称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节南山》:“琐琐姻亚,则无膴仕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两婿相谓曰亚。”

yā ㄧㄚ

详细解释

物体的分歧部分。

明 · 张自烈《正字通 · 二部》:“亚,赵古则曰:‘物之岐者曰亚。’俗作丫、桠。”

yǎ ㄧㄚˇ

详细解释

(一)之又音。

亞的两岸词典解释

yà ㄧㄚˋ

详细解释

1.次一等的;第二的。

亚军、亚热带、亚圣孟子。

2.指亚洲。

亚运、亚裔、欧亚大陆。

3.较差。

他的学问不亚于你。

4.原子价较低的;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氧原子。

5.姓。

亞字的翻译

Asia; second; used as a prefix to names

schwächer als, unterlegen, zweitrangig (Adj)​, untere, untergeordnet (Adj)​, Asien 洲 [ 亞 洲 ]&gt (Eig, Geo)​, sub- (z.B. Subtyp, Substruktur, ...)​ <Suffix&gt (Med)​, sub-, unter- <Suffix&gt (Chem)

inférieur, second, (abrév.)​ Asie

ア アク オウ つ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