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字的意思和解释
壓
⼟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+58D3 CJK 基本汉字
壓字概述
〔壓〕字拼音是(yā,yà),部首是⼟部,总笔数是17画。
〔壓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厭土)组成。
〔壓〕字仓颉码是MKG,五笔是DJEF,四角码是7121.4。
〔壓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58D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2739,UTF8:E5A393。
壓的意思
壓 yā ㄧㄚ
基本解释
①從上面加力。~住。~碎。~縮。泰山~頂。
②用威力制服、鎮服。鎮~。~服。~迫。
③控制,使穩定,使平靜。~價。~住陣腳。
④擱置。積~。
⑤逼近。大兵~境。
⑥賭博時在某一門上下注。~寶(亦作「押寶」)。
详细解释
動
1.形聲。从土,厭聲。本義:崩壞。
2.同本義。
壓,壞也。 《說文》僑將壓焉。 《左傳 · 襄公三十一年》吾懼壓焉。 《國語 · 魯語》。注:「笮也。」壤壓之變。 歐陽修《新唐書》
壓溺(土崩和水淹)
collapse;
3.從上往下增加重力,加壓。
千朵萬朵壓枝低。 唐 · 杜甫《江畔獨步尋花》黑雲壓城城欲摧。 李賀《雁門太守行》
壓肩疊背(肩靠肩背挨背,形容人羣擁擠);壓山探海(形容人數衆多);壓尺(用金屬或玉石做成的壓紙用的尺狀文具);壓枝(果實多,把樹枝壓低)
press;
4.壓抑,壓制;逼迫。
舉傑壓陛。 《楚辭 · 大招》予以大國壓之。 《公羊傳 · 文公十四年》克壓帝心。 《繁陽令楊君碑》陵壓百姓。 宋 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壓倒(壓服;制服);壓良爲賤(掠買平民子女爲奴婢)
restrain; force; coerce; compel;
5.殺。
且臣聞齊、 衛先君刑馬壓羊。 《戰國策》
壓羊(殺羊)
kill;
6.逼近。
楚晨壓 晉軍而陳。 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六年》
壓黑(臨近天黑的時候);壓山(方言,謂日將落山)
approach; be getting near;
7.超越;勝於。
聲不能壓當世。 柳宗元《與蕭翰林俛書》
壓倒元白(指詩文超過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元禛);壓軸戲(亦稱壓臺戲,壓軸子,指一次戲曲演出中的倒數第二個節目(最後的一齣戲叫大軸子);現多指一臺戲中放在最後的一出,謂其質量最高,表演最精彩,足以壓住全臺)
surpass;
8.覆蓋,籠罩。
覆壓三百餘里。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壓紐(覆壓在璧紐上);壓覆(埋沒;困頓);壓蔓,壓青(把綠肥作物或採集的野草、樹葉埋在田地裏做肥料)
cover;
9.鎮住。
就安排筵席,一者與夫人壓驚,二者慶賀這玉梳。 《古金雜劇》
壓物(鎮壓邪魔之物);壓鎮(鎮服);壓車(謂隨車保護或堅守)
peacify;
10.同「押」 。
壓契(做抵押憑證的文契)
keep with;
11.蓋印 。
壓腳圖書(壓腳章);壓腳章(蓋在字畫下角的印章)
seal;
12.預付 。
壓禮(事成之前預付的財禮)
pay in advance;
13.下 [賭注] 。
壓寶
risk money on; stake;
名词
1.壓力。
pressure;
2.某物作用於其直接接觸的另一物上的力。
水壓。
3.一切對相反力的衝力;分佈在地面上的一種衝力。
血壓;氣壓。
4.另見 yà。
壓的国语辞典解释
壓 yā ㄧㄚ
详细解释
动
1.由上往下施加力量。
压垮、泰山压顶。
2.用武力或威势制止、驱策他人。
《公羊传 · 文公十四年》:“子以大国压之,则未知齐、晋孰有之也。”
镇压、欺压、别拿你的大帽子压我!
3.迫近、逼迫。
《水浒传 · 第九一回》:“卫州左孟门,右太行,南滨大河,西压上党,地当冲要。”
大军压境。
4.使情况稳定。
他刚吃下药,才把咳嗽压下来。
5.搁置不动。
积压公文。
6.超越、胜过。
元 · 马致远《青衫泪 · 第二折》:“你文章胜贾浪仙,诗篇压孟浩然,不能勾侍君王在九间朝殿。”《红楼梦 · 第八二回》:“但凡家庭之事,不是东风压了西风,就是西风压了东风。”
名
◎压力的简称。
气压、血压、电压、眼压。
壓的两岸词典解释
壓字的翻译
press; oppress; crush; pressure
an erster Stelle, erstens , ausdrücken, zerdrücken
complètement, presser, peser, réprimer, soumettre, contenir, dominer, pression
アツ オウ エン ヨウ ジョウ ニョウ おさ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