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字的意思和解释

běi bèi

⼔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+F963 CJK CJK-CI

⼔ 部

5 画

3 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21135

běi,bèi

U+F963

EFA5A3

UXN

北字概述

〔北〕字拼音是(běi,bèi),部首是⼔部,总笔数是5画

〔北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造字法是会意字

〔北〕字五笔是UXN

〔北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F96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-CI),十进制:63843,UTF8:EFA5A3

北的意思

běi ㄅㄟˇ

基本解释

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”相对。~方。~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~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~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~国(指中国北部)。

打了败仗往回逃。败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方位名。与“”相对。

人坐立皆面明背暗,故以背为南 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万物负阴而抱阳。 《老子》。王力按,山北为阴,山南为阳,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。然则通巫峡。 宋 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南声函胡,音清越。 宋 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沛公向坐。 《史记 · 项羽本纪》向。 明 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正北;西北;东北;北邙(即氓山。在河南洛阳市北。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。泛指墓地);北闱(清代在顺天(今北京)的乡试称“北闱”,在江宁(今南京)的乡试称“南闱”);北里(妓院);北阙(皇宫。借指帝王);北鄙(北方的边邑);北雍(北京的国子监);北邙乡女(代指死去的女性);北津(北方的渡口)

north;

2.败逃的军队。

燕兵独追,入至 临淄。 《战国策 · 燕策一》

defeated troops;

3.姓。

动词

1.败北。

连战皆 《史记 · 项羽本纪》鲁人从君战,三战三 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

be defeated;

2.败逃。

追亡逐,伏尸百万。 汉 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retreat;

3.另见 bèi。

bèi ㄅㄟ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违背,违反。

北的国语辞典解释

běi ㄅㄟˇ

详细解释

1.方位名:(1) 相对于“”而言。

北方、漠北。(2) 地图的上方。

2.败逃的军队。

《文选 · 李陵 · 答苏武书》:“斩将搴旗,追奔逐北。”

在北方或从北来的。

《诗经 · 邶风 · 北风》:“北风其凉,雨雪其雱。”

北国、北风。

1.向北行。

《吕氏春秋 · 孟春纪 · 孟春》:“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,鱼上冰,獭祭鱼,候鴈北。”

2.失败、败逃。

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:“鲁人从君战,三战三北。”

败北。

向北,表示行动的方向。

《文选 · 陆机 · 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京索既扼,引师北讨。”

北上、北征。

bèi ㄅㄟˋ

详细解释

违反、背叛。

《说文解字 · 北部》:“北,乘也,从二人相背也。”《战国策 · 齐策六》:“食人炊骨,士无反北之心,是孙膑、吴起之兵也。”

bò ㄅㄛˋ

详细解释

(一)之读音。

北的两岸词典解释

běi ㄅㄟˇ

详细解释

1.四个基本方向之一,早晨面朝太阳时左手的一边(与“”相对)。

北方、北极、北国。

2.在北方或从北方来的。

塞北、北风。

3.古“”字。本为二人相背的意思。今指失败;败逃。

败北。

4.姓。

bèi ㄅㄟˋ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通“”。违反;背叛。

北字的翻译

north; northern; northward

Norden (S)​, nördlich (Adj)​, nordwärts, nach Norden, gen Norden (Adv)​, Nord-"

n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