鞶字的意思和解释
鞶
⾰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+97B6 CJK 基本汉字
鞶字概述
〔鞶〕字拼音是(pán),部首是⾰部,总笔数是19画。
〔鞶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般革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鞶〕字仓颉码是HETLJ,五笔是TEWF06 TUWF98 TEMF86 ,四角码是2750.4。
〔鞶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97B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8838,UTF8:E99EB6。
鞶的意思
鞶 pán ㄆㄢˊ
基本解释
①古人佩玉的皮带:“~厉游缨”。
②小囊,小荷包:“男~,革;女~,丝。”
③马腹大带。
④车轴上系靷的皮环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革,般声。革,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。本义:皮制的束衣的大带。
2.同本义。
鞶,大带也。 《说文》或锡之鞶带。 《易 · 讼卦》鞶厉游缨。 《左传 · 桓公二年》
鞶帨(大带与佩巾。喻学者文辞繁琐);鞶带(革带,腰带);鞶厉(古代衣服上的带子)
leather belt for fastening cloth;
3.小囊。专指荷包。
鞶囊(古代官吏用来盛印绶的革制袋囊); 鞶结(小袋子的扎口)
small bag;
鞶字的翻译
big leather belt
ハン バン おおお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