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字的意思和解释
霜
⾬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+971C CJK 基本汉字
霜字概述
〔霜〕字拼音是(shuāng),部首是⾬部,总笔数是17画。
〔霜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雨相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霜〕字仓颉码是MBDBU,五笔是FSHF,四角码是1096.3。
〔霜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971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8684,UTF8:E99C9C。
〔霜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霜的意思
霜 shuāng ㄕㄨㄤ
基本解释
①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,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。~降。~冻。~序(指深秋季节)。~秋。~期。~天。
②像霜一样的东西。柿~。西瓜~。
③形容白色。~鬓。~刃。~锋。
④喻高洁。~操(高洁的节操)。~骨。~情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雨,相声。本义: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,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。
2.同本义。
霜,露所凝也。士气津液从地而生,薄以寒气则结为霜。 《说文》霜者,天之所以杀也。 《汉书 · 董仲舒传》履霜坚冰至。 《易 · 坤》白露为霜。 《诗 · 秦风 · 蒹葭》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 宋 · 范仲淹《渔家傲》每寒夜起立,振衣裳,甲上冰霜迸落,铿然有声。 清 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霜雪(比喻高洁清白);霜瓦(覆盖着白霜的瓦片);霜旦(下霜的早晨);霜甲(沾着霜的战甲);霜衣(寒衣);霜妃(指霜);霜序(霜降的时序);霜信(寒霜将来的信息。也为雁的别名);霜砧(寒秋时节的捣衣声);霜草(因霜害而枯萎的草;草名,也叫“相思草”);霜气(寒霜);霜鸟(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);霜雪(霜和雪;比喻心志清纯洁净);霜雾(寒气);霜黄(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)
frost;
3.年岁,年岁的代称。犹言秋。
客舍并州己十霜,归心日夜忆 咸阳。 贾岛《渡桑乾》
year;
4.如霜的粉末。
冰盘若琥珀,何以糖霜美? 苏轼《送金山乡僧归蜀》
柿霜。亦指润肤的化妆品。雅霜;白玉霜
frostlike powder;
形容词
1.譬喻白色。
徒霜镜中发,羞彼鹤上人。 唐 · 李白《古风》之四
霜毫(白毫毛笔);霜鬓(耳边白发);霜毛(形容洁白的羽毛;比喻白发);霜衣(形容白鸟的羽毛);霜色(白色);霜侵(指白发渐渐增多);霜翎(白色的羽毛);霜絮(白棉絮);霜蓬(喻白发);霜须(形容须白如霜)
white;
2.比喻高洁。
心懔懔以怀霜,志眇眇而临云。 晋 · 陆机《文赋》
霜操(指高洁的操持);霜女(指梅花。比喻其高洁)
noble and unsullied;
3.譬喻冷酷、严峻。
王思远恒如怀冰,暑月亦有霜气。 《南史 · 陆慧晓传》
霜法(严厉的法禁);霜典(严厉的法典);霜威(指寒霜肃杀的威力;比喻严厉的威势);霜烈(比喻严厉);霜台(御史台的别称。御史掌职弹劾,为风霜之任,故称。也称“霜署”)
severe;
4.譬喻锋利。
钢镞润,霜刃染。 左思《吴都赋》
霜刀(指锋利雪亮的刀);霜刃(锋利雪亮的刀刃);霜爪(指锐利的爪子);霜矛(指锋利雪亮的矛);霜戈(指锋利雪亮的戈)
sharp;
霜的国语辞典解释
霜 shuāng ㄕㄨㄤ
详细解释
名
1.接近地面的水蒸气,遇冷而凝结成白色的结晶颗粒。
《诗经 · 秦风 · 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”清 · 方苞《左忠毅公轶事》:“甲上冰霜迸落,铿然有声。”
2.白色如霜的粉末或膏脂。
砒霜、面霜。
形
◎白色的。
唐 · 杜甫《古柏行》:“霜皮溜雨四十围,黛色参天二千尺。”
霜的两岸词典解释
霜字的翻译
frost; crystallized; candied
Reif (S), eisig (Adj), Ausschlag (S), Frost (S), Fruchtzucker (S), Niederschlag (S), Raureif (S), ernst (Adj), kühl (Adj), kristallisch (Adj), eingezuckert
givre, gelée blanche, cristallisé, candi
ソウ ショウ し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