隅字的意思和解释
隅
⻖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9685 CJK 基本汉字
隅字概述
〔隅〕字拼音是(yú),部首是⻖部,总笔数是11画。
〔隅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⻖禺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隅〕字仓颉码是NLWLB,五笔是BJMY,四角码是7622.7。
〔隅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968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8533,UTF8:E99A85。
〔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隅的意思
隅 yú ㄩˊ
基本解释
①角落。城~。墙~。屋~。~隙(屋角的洞穴)。向~而泣。
②〔~中〕将近中午的时候。
③靠边的地方。海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阜( fù ),禺( yú )声。“阜”是土山,有土则可用于建筑,因而从“阜”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。本义:山水弯曲边角处。
2.同本义。
隅,陬也。 《说文》既登览乎隅椒,复临泛乎汪洋。 明 · 徐渭《缇芝赋》
山隅;隅椒(山角与山顶);隅隈(角落和弯曲之处);隅陬(角落)
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;
3.角,角落。
俟我于城隅。 《诗 · 邶风 · 静女》宫隅之制七雉,城隅之制九雉。 《考工记 · 匠人》抠衣趋隅。 《礼记 · 曲礼》日出东南隅。 《乐府诗集 · 陌上桑》采桑城南隅。停于大室之隅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折过墙隅。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隅头(墙角;拐角);城隅(城的一角);向隅(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)
corner;
4.边远的地方。
咫只雪山路,归飞西海隅。 杜甫《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》
隅谷(神话中日落的地方);隅镇(边远小镇);隅夷(神话中的日出处);隅辟(边境,国境);隅官(边地官员)
outlying place;
5.事物的部分或片面。
举端自理,滞隅则失。 《后汉书》
隅见(片面的见解);隅曲(偏狭之见);隅积(部分和总体)
part;
6.边;旁。
昏将举火,执烛隅坐,错总之法,横子坐所。 《管子》
隅坐(坐位的侧边);隅目(斜眼而视,怒视)
side;
隅的国语辞典解释
隅 yú ㄩˊ
详细解释
名
1.山、水弯曲转角的地方。
唐 · 杜甫《潼关吏》诗:“要我下马行,为我指山隅。”
海隅。
2.角、角落。
《诗经 · 邶风 · 静女》: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”
墙隅、四隅。
3.边、旁。
《乐府诗集 · 卷三七 · 相和歌辞十二 · 古辞 · 陇西行》:“桂树夹道生,青龙对道隅。”
4.边远的地方。
《淮南子 · 原道》:“经营四隅,还反于枢。”
5.事物的一端或一面。
《后汉书 · 卷四九 · 仲长统传 · 赞曰》:“举端自理,滞隅则失。”
隅的两岸词典解释
隅字的翻译
corner, nook, remote place
abgelegener Ort, Rand (S), Ecke, Winkel (S)
coin, bord
グウ グ す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