迂字的意思和解释

⻌部 共6画 半包围结构 U+8FC2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⻌ 部

6 画

3 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112454

jyu1

3130.4

U+8FC2

E8BF82

YMD

GFPK

迂字概述

〔迂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⻌部,总笔数是6画

〔迂〕字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解为(⿺辶于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迂〕字仓颉码是YMD,五笔是GFPK,四角码是3130.4

〔迂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FC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6802,UTF8:E8BF82

〔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迂的意思

yū ㄩ

基本解释

曲折,绕远。~回。~缓(行动迟缓)。

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。~论。~气。~儒。~阔(不切合实际)。~腐(说话、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,不适应新时代)。~夫子(迂腐的读书人)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于声。本义:曲折,绕远。

2.同本义。

,僻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僻远也。乃心。 《书 · 盘庚》。传:“僻也。”子之也。 《论语》。皇疏:“远也。”彼岂乐为阔哉。 班固《答宾戏》寡人以为言也。” 《吕氏春秋 · 先已》却霍见其语 《国语 · 周语》。注:“迂回加诬于人。”,曲也。 《后汉书 · 蔡邕传》注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也。 《列子 · 汤问》

迂直(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);迂折(迂回曲折);迂弘(深远宏大);迂邈(遥远);迂路(绕路);迂深(深远);迂言(迂阔的言辞);迂僻(偏僻);迂狂(迂阔狂放);迂谈(迂阔的谈论);迂傲(迂阔而高傲)

circuitous; winding; roundabout;

3.迂腐,不合事理。

儒之议。 宋 · 苏轼《教战守》厌其为 明 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
迂妄(荒诞,不合情理);迂小(腐迂渺小);迂板(迂腐古板);迂癖(迂诞古怪);迂僻(迂诞怪僻,不合情理);迂呆(迂拙愚笨);迂谬(迂腐荒谬);迂薄(迂腐浅薄)

stubborn adherence to outworn rules and ideas; pedantry;

4.邪避,不正。

不度而求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。注:“邪也。”

迂邪(邪避)

evil; heretical;

5.缓慢 。

迂徐(迂缓;缓慢);迂退(性情迂缓而谦退)

slow;

迂的国语辞典解释

yū ㄩ

详细解释

1.曲折。

宋 · 王令《饿者行》:“雨雪不止泥路迂,马倒伏地人下扶。”

迂回。

2.言行夸诞、不切实际。

《国语 · 周语下》:“郤犫见,其语迂。”

迂腐、迂阔。

绕道。

明 · 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 · 卷一〇上 · 滇游日记十二》:“骑夫以家在荞甸,故强余迂此。”

迂的两岸词典解释

yū ㄩ

详细解释

1.弯曲;曲折。

迂回、迂曲、以迂为直。

2.(见解和行为)拘泥守旧,不合时宜。

迂腐、迂阔、迂夫子。

迂字的翻译

doctrinaire, abstruse, unrealistic

auf Umwegen , indirekt

loin, é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