辂字的意思和解释
辂
⻋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+8F82 CJK 基本汉字
辂字概述
〔辂〕字拼音是(lù),部首是⻋部,总笔数是10画。
〔辂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车各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辂〕字仓颉码是KQHER,五笔是LTKG,四角码是4756。
〔辂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F8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6738,UTF8:E8BE82。
〔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辂的意思
辂 lù ㄌㄨˋ
基本解释
①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。
②古代的一种大车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车,各声。本义: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。
2.同本义。
辂,车軨前横木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人挽之车施辂,与驾牛马者不同。当前辂。 《仪礼 · 既夕礼》。注:“辕缚所以属引。”脱輓辂。 《史记 · 刘敬传》。索隐:“鹿车前横木。”
horizontal beam;
3.引申为古代的大车,多指帝王用的。
大辂、次辂。 《书 · 顾命》辂车十五乘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乘殷之辂。 《论语》
辂车(天子的乘车);辂马(天子乘车之驾马);辂车衮冕(大车与礼服)
chariot;
动词
1.拉车。
服牛辂马。 《管子 · 小匡》
pull a cart;
2.假借为“络”。用网状物兜住头。
服牛辂马。 《管子 · 小匡》
hold sth. in place with a net;
辂字的翻译
a chariot, carriage; a carriage pull-bar
Fluggestell, Freifahrtwagen (Bühnentechnik) (S)
ch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