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字的意思和解释
蹈
⾜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+8E48 CJK 基本汉字
蹈字概述
〔蹈〕字拼音是(dǎo),部首是⾜部,总笔数是17画。
〔蹈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𧾷舀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蹈〕字仓颉码是RMBHX,五笔是KHEE06 KHEE98 KHEV86 ,四角码是6217.7。
〔蹈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E4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6424,UTF8:E8B988。
〔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蹈的意思
蹈 dǎo ㄉㄠˇ
基本解释
①践踏,踩。~袭(走别人走过的老路,沿用前人旧例)。~节(信守节操)。~海(跳到海里自杀)。赴汤~火。循规~矩。
②跳动。舞~。手舞足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足,舀( yǎo )声。本义:踩,踏。
2.同本义(往往有冒险的意味)。
蹈,践也。 《说文》蹈,履也。 《广雅》足之蹈之。 《孟子》蹈腾昆仑。 《淮南子 · 原道》。注:“蹑也。”至人潜行不窒,蹈火不热。 《庄子 · 达生》羸兵为人马所蹈藉。 《资治通鉴》蹈死不顾。 明 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蹈火(踩火);蹈藉(践踏);蹈跃(践踏奔跳);蹈冰(踏冰)
tread; stamp;
3.顿足踏地。
发扬蹈历之己蚤。 《史记 · 乐书》。正义:“顿足蹋地也。”
手舞足蹈;蹈舞(手舞足蹈,表示欢乐);蹈咏(舞蹈和吟唱)
stamp one's foot;
4.遵循。
后之君子,蹈常而习故。 苏轼《伊尹论》
蹈矩(投身;依托);蹈节(克守节操);蹈节死义(遵守节操,为正义而死)
follow;
5.实行。
一理长成,遽躬蹈之。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。 清 · 刘开《问说》
蹈险(经历危险);蹈义(履行正义);蹈道(履行正道)
carry out;
6.朝某方向走;行。
故无首虏之获,无蹈难之赏。 《荀子 · 儒效》
蹈难(身赴危难);蹈敌(赴敌)
go;
7.乘;利用 。
蹈瑕(利用过失);蹈隙(利用空隙)
use;
蹈的国语辞典解释
蹈 dào ㄉㄠˋ
详细解释
动
1.踩踏、践踏。
《书经 · 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赴汤蹈火、重蹈覆辙。
2.顿脚、跳动。
唐 · 李商隐《韩碑》诗:“愈拜稽首蹈且舞,金石刻画臣能为。”
手舞足蹈。
3.投身、投入。
《史记 · 卷八三 · 鲁仲连邹阳传》:“彼即肆然而为帝,过而为政于天下,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,吾不忍为之民也。”
4.遵循、实践、履行。
《谷梁传 · 隐公元年》:“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,蹈道则未也。”唐 ·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夫不以所居之时不一,而所蹈之德不同也。”
循规蹈矩。
蹈的两岸词典解释
蹈字的翻译
stamp feet; dance
marcher sur, fouler du pied, sautiller, gambader
トウ ドウ ふ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