踣字的意思和解释

pòu

⾜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8E23 CJK 基本汉字

三级汉字 通用字

⾜ 部

15 画

8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251212141431251

bó,pòu

baak6

6016.1

U+8E23

E8B8A3

RMYTR

KHUK

踣字概述

〔踣〕字拼音是(bó,pòu),部首是⾜部,总笔数是15画

〔踣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𧾷咅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踣〕字仓颉码是RMYTR,五笔是KHUK,四角码是6016.1

〔踣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E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6387,UTF8:E8B8A3

〔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。

踣的意思

bó ㄅㄛˊ

基本解释

跌倒。屡~屡起。

倒毙,僵死,破灭。~其国家。~毙不振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向前仆倒。

,僵也。 《说文》甲徒狄因以河。 《庄子 · 外物》与晋之。 《左传 · 襄公十四年》神物怪疑,不可胜言,直使人焉。 枚乘《七发》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;胫折地。 清 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fall forward; fall prone; fall prostrate;

2.泛指跌倒,摔倒。

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屡踣屡起;踣顿(颠仆,跌倒);踣跌(跌仆,跌交)

fall;

3.陈尸。

凡杀人者诸市,肆之三日。 《周礼 · 秋官 · 掌戮》

踣尸(陈尸);踣籍(死伤枕藉)

lay out corpse;

4.颠覆;灭亡,败亡。

设用无度国家 《管子 · 七臣七主》。注:“谓散亡也。”队命亡氏,其国家。 《左传 · 襄公十一年》

踣覆(倾覆,打倒);踣国(颠覆国家)

be destroyed; overturn;

5.倒毙。

于京。 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

fall down dead;

踣的越南字释义

读音vội 急忙。

踣的国语辞典解释

bó ㄅㄛˊ

详细解释

1.跌倒。

《聊斋志异 · 卷一 · 劳山道士》:“头触硬壁,蓦然而踣。”

踣地不起。

2.倒毙。

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:“纣踣于京。”

3.暴尸。

《周礼 · 秋官 · 掌戮》:“凡杀人者踣诸市,肆之三日。”

踣的两岸词典解释

bó ㄅㄛˊ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扑倒;跌倒。

头触硬壁,蓦然而踣(《聊斋志异‧卷一‧劳山道士》)。

2.《书》倒毙。

纣踣于京(《国语‧鲁语上》)。

踣字的翻译

to stumble and fall prone; stiff in death

Leiche, Leichnam (S)

dégringoler, tomber raide-mort

ハイ ボク ホク ホウ バイ ブ フ さらす たおす たお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