趺字的意思和解释
趺
⾜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8DBA CJK 基本汉字
趺字概述
〔趺〕字拼音是(fū),部首是⾜部,总笔数是11画。
〔趺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𧾷夫)组成。
〔趺〕字仓颉码是RMQO,五笔是KHFW06 KHGY98 KHFW86 ,四角码是6513.0。
〔趺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DB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6282,UTF8:E8B6BA。
〔趺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趺的意思
趺 fū ㄈㄨ
基本解释
①同“跗”。(①脚背。②脚。③山脚。)
②花萼。
③碑刻的底座。
④双足交叠而坐。
⑤足迹。
⑥用同“俯”。趴下;趴伏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同“跗”。脚背。
摩趺,攘臂以游其间。 欧阳修《送方希则序》
趺踝(脚背和踝骨。指趺坐)
instep;
2.同“跗”。
foot;
3.脚。
昧爽窗前,双趺独立。 《刻兵略纂闻述》
趺迹(脚)
4.山脚。
桥在山趺之次,故流颇急。 清 · 平云《孤儿记》
5.花萼 。
趺萼(花的萼片)
calyx;
6.足迹。
在南安十四年,每执书就明,倚立庭砖,岁久双趺隐然。 《宋史》
footmark;
7.碑下的石座。
趺上不得过四尺。 封演《封氏闻见记 · 碑碣》
趺坐(石碑底座。也作趺座);趺莲(莲座);螭首龟趺。又指器物的底座。趺架(放置物件的座架)
base;
动词
◎两足交叠而坐 。
跌坐(盘腿而坐);趺足(脚心朝上、脚背朝下盘起腿来);趺跏(双足交叠而坐) 【漢典】。
sit cross-legged on;
趺的国语辞典解释
趺 fū ㄈㄨ
详细解释
名
◎脚背。
《北史 · 卷九〇 · 艺术传下 · 马嗣明传》:“嗣明为灸两足趺上各三七壮,便愈。”
动
◎盘腿而坐。
宋 · 苏轼《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》诗:“终朝危坐学僧趺,闭门不出闲履凫。”
趺字的翻译
sit cross-legged; back of the foo
Rist (S)
assis en tailleur, pied
フ あ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