谴字的意思和解释

qiǎn

⻈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8C34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⻈ 部

15 画

13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452512125151454

qiǎn

hin2

3573

U+8C34

E8B0B4

IVYLR

YKHP

谴字概述

〔谴〕字拼音是(qiǎn),部首是⻈部,总笔数是15画

〔谴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讠遣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谴〕字仓颉码是IVYLR,五笔是YKHP,四角码是3573

〔谴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C3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5892,UTF8:E8B0B4

〔谴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谴的意思

qiǎn ㄑㄧㄢˇ

基本解释

责备。~让(斥责)。~责。

贬谪。~谪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本义:责备,斥责。

2.同本义。

,谪问也。 《说文》,呵也。 《苍颉篇》畏此怒。 《诗 · 小雅 · 小明》闻而友。 《孔子家语 · 五行》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,因之。 《韩非子 · 外储说左上》前者,失救泾河老龙,获于我皇后帝。 《西游记》

谴谪(责备);谴斥(受责备);谴告(谴责警告);谴呵(谴责申叱);谴咎(谴责罪过);谴怒(怒责)

accuse; censure; ask reprovingly; condemn;

3.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。

又不得已而,则为之择地而居。 刘禹锡《上杜司徒书》

谴谪(官吏因罪降级,调往边远地方);谴客(被贬谪的人);谴域(谪迁之地);谴逐(贬谪放逐)

relegate;

名词

罪过 臣有大谴。——《北史·李彪传》欲以改正思谴,除凶致吉。——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

fault;

谴字的翻译

reprimand, scold, abuse

ausschimpfen, schelten

juger, gron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