襜字的意思和解释

chān chàn dān

⻂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+895C CJK 基本汉字

三级汉字

⻂ 部

18 画

13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452343513344111251

chān,chàn,dān

cim1

3726.1

U+895C

E8A59C

LNCR

PUQY

襜字概述

〔襜〕字拼音是(chān,chàn,dān),部首是⻂部,总笔数是18画

〔襜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衤詹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襜〕字仓颉码是LNCR,五笔是PUQY,四角码是3726.1

〔襜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95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5164,UTF8:E8A59C

〔襜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。

襜的意思

chān ㄔㄢ

基本解释

〔~褕〕古代一种短的便衣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系在身前的围裙。即蔽膝。

襜,衣蔽前也。从衣,詹声。不盈一 《诗 · 小雅 · 采绿》

襜衣(遮至膝前的短衣。即围裙);襜裙(辽金时妇女所束的一种裙子)

apron;

2.车帷,古时马车四周的布帘。

不出幄,而知天下者,以有贤左右也。 《新序 · 杂事五》敕行部去帷,使百姓见其容服。 《后汉书 · 蔡茂传》附郭贺

襜车(以帷幕作障的圜子);襜帷(车帷,借指车)

carriage curtains;

形容词

衣服整齐,飘动有致的样子 。

襜如(衣服整齐,飘动有致的样子)

neat;

襜的国语辞典解释

chān ㄔㄢ

详细解释

1.工作时围在身前的衣物。即蔽膝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采绿》:“终朝采蓝,不盈一襜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衣蔽前谓之襜。”

2.车上的帷幕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一一 · 刘盆子传》:“乘轩车大马,赤屏泥,绛襜络。”宋 · 辛弃疾《鹧鸪天 · 壮岁旌旗拥万夫》词:“壮岁旌旗拥万夫,锦襜突骑渡江初。”

整齐。

《论语 · 乡党》:“衣前后,襜如也。”

襜的两岸词典解释

chān ㄔㄢ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工作时围在身前的衣物。

终朝采蓝,不盈一襜(《诗经‧小雅‧采绿》)。

2.《书》车上的帷幔。

乘轩车大马,赤屏泥,绛襜络(《后汉书‧卷十一‧刘玄刘盆子列传‧刘盆子》)。

襜字的翻译

flutter; shaking or vibrating

tablier, gilet

セン タ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