裨字的意思和解释
裨
⻂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88E8 CJK 基本汉字
裨字概述
〔裨〕字拼音是(bì,pí),部首是⻂部,总笔数是13画。
〔裨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衤卑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裨〕字仓颉码是LHHJ,五笔是PURF,四角码是3624.0。
〔裨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8E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5048,UTF8:E8A3A8。
〔裨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裨的意思
裨 bì ㄅㄧˋ
基本解释
◎增添,补助。大有~益。~补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弥补;补助。
裨,接益也。 《说文》若以同裨同。 《国语 · 郑语》。注:“益也。”裨辅先君、裨诸侯之阙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。注:“补也。”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裨正(裨补匡正);裨益(补益;益处)
make up; remedy;
2.另见 pí。
裨 pí ㄆㄧˊ
基本解释
①古代的次等礼服。
②副,偏,小。~将。偏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形声。从衣,卑声。本义: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) 同本义 裨,衣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侯氏裨冕。——《仪礼·觐礼》。注:“天子六服,大裘为上,其余为裨,以事尊卑服之,而诸侯亦服焉。” 裨冕鴵搢笏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衣衮之属也。” 裨冕以朝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 又
裨衣(古代帝王所穿的次等礼服;又诸侯的礼服也叫裨衣);裨冕(着裨衣,戴冕。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。与衮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。
second-class formal attire;
形容词
1.副佐。
豫州授以裨师。 《文选 · 为袁绍檄》
裨师(一部分军队。即偏师);裨附(裨辅。辅佐);裨赞(辅助);裨属(佐属);裨将军(副将军)
vice; small;
2.引申为小。
于是有裨海王不之。 《史记 · 孟荀传》得右贤裨王十余人。 《汉书 · 卫青传》
裨王(汉时称匈奴的小王);裨海(小海);裨贩(小贩)
small;
3.另见 bì。
裨的国语辞典解释
裨 bì ㄅㄧˋ
详细解释
动
1.增加、帮助。
《国语 · 晋语八》:“子若能以忠信赞君,而裨诸侯之阙。”
裨益、无裨于事。
2.修补。
南朝梁 · 王琰《冥祥记 · 赵泰》:“乃遣泰为水官监作吏,将二千余人,运沙裨岸。”
裨 pí ㄆㄧˊ
详细解释
形
1.小的。
《文选 · 张衡 · 西京赋》:“尔乃商贾百族,裨贩夫妇。”
2.副的、偏的。
《三国志 · 卷五六 · 吴书 · 吕范传》:“曹公至赤壁,(吕范)与周瑜等俱拒破之,拜裨将军,领彭泽太守。”《晋书 · 卷五九 · 东海王越传》:“自顷胡寇内逼,偏裨失利。”
名
◎姓。如春秋时郑国有裨谌。
裨的两岸词典解释
裨字的翻译
aid, benefit, help; supplement
utile, réparer, habit de cour, aider
ヒ ビ おぎなう たすけ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