萆字的意思和解释

bēi

⺾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+8406 CJK 基本汉字

三级汉字

⺾ 部

11 画

8 画

上下结构

12232511312

bì,pì,bēi,bá

bei1

4440.6

U+8406

E89086

THHJ

ARTF

萆字概述

〔萆〕字拼音是(bì,pì,bēi,bá),部首是⺾部,总笔数是11画

〔萆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艹卑)组成。

〔萆〕字仓颉码是THHJ,五笔是ARTF,四角码是4440.6

〔萆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40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3798,UTF8:E89086

〔萆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。

萆的意思

bì ㄅㄧ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蓑衣,用草制成的防雨用具 萆,雨衣。一曰衰衣。——《说文》萆,谓之蓑。——《广雅》

straw rain cape;

动词

同“”,即隐蔽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
shelter;

萆的国语辞典解释

bēi ㄅㄟ

详细解释

一种草。蒿类。

《集韵 · 平声 · 支韵》:“萆,一曰:‘蒿类’。”

bì ㄅㄧˋ

详细解释

蓑衣,即雨衣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萆,雨衣,一曰衰衣。”

隐蔽。

《史记 · 卷九二 · 淮阴侯传》:“选轻骑二千人,人持一赤帜,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。”裴骃集解引如淳曰:“萆,音蔽,依山自覆蔽。”

萆的两岸词典解释

bì ㄅㄧˋ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隐蔽。通“”。

选轻骑二千人,人持一赤帜,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(《史记‧卷九十二‧淮阴侯列传》)。

bì ㄅㄧˋ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蓑衣。

bì ㄅㄧˋ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萆薢】。

萆字的翻译

the castor-oil plant

igname, dioscorea

ヒ ヘイ ハツ バチ ヘキ ビャク おお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