苟字的意思和解释
苟
⺾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+82DF CJK 基本汉字
苟字概述
〔苟〕字拼音是(gǒu,gōu),部首是⺾部,总笔数是8画。
〔苟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艹句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苟〕字仓颉码是TPR,五笔是AQKF,四角码是4462.7。
〔苟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2D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3503,UTF8:E88B9F。
〔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苟的意思
苟 gǒu ㄍㄡˇ
基本解释
①姑且,暂且。~安。~延残喘。~且。
②马虎,随便。~得。~合。不敢~同。
③如果,假使。~非其人。“~富贵,无相忘”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艸,句( gōu )声。本义:草名。又:菜名) 同本义 苟,苟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苟贞夫。——《急就篇》。注“苟,草名也。”
grass name;
形容词
1.随便,轻率。
无易由言,无曰苟矣。 《诗 · 大雅 · 抑》
一丝不苟;不苟言笑;苟言(言谈轻率随便)
careless; negligent; indifferent;
2.贪求 。
不贪于财,不苟于利。 汉 · 陆贾《新语 · 慎微》
苟利(贪求不正当的利益);苟冒(贪求);苟欲(贪求;不正当的欲望);苟贪(贪求)
greedy;
3.卑下 。
苟贱(卑鄙下贱);苟辞(诌媚之言)
humble;
副词
◎姑且;暂且。
苟者,偷合之称。所以行为廉隅,不存德义,谓之苟且。 《匡谬正俗》。按,累呼曰苟且,单呼曰苟。且苟而赋。 《国语 · 鲁语》临财毋苟得。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虽董之以严刑,振之以威怒,终苟免而不怀仁。 唐 · 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苟全性命(暂时保全性命);苟简(苟且简略);苟止(苟且行事;勉强停止);苟且行止(不正当的行为);苟容(苟且依附。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);苟且因循(得过且过,不求进取);苟免(苟且免于损害)
tentatively; for the moment;
连词
1.若;如果;假使。
苟富贵,无相忘。 《史记 · 陈涉世家》苟粟多而财有余,何为而不成? 汉 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苟或(假如;如果);苟能坚持,必将胜利
if;
2.另见 gōu;jù。
苟的国语辞典解释
苟 gǒu ㄍㄡˇ
详细解释
副
◎姑且、暂且。
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:“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哭连州凌员外司马》诗:“恬死百忧尽,苟生万虑滋。”
苟同、苟安、苟延残喘。
形
◎随便、草率。
一丝不苟。
连
1.如果、假设。
《论语 · 里仁》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与韩愈论史官书》:“道苟直,虽死不可回也。”
2.乃、才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离骚》:“夫惟圣哲以茂行兮,苟得用此下土。”
名
◎姓。如汉代有苟参。
苟的两岸词典解释
苟 gǒu ㄍㄡˇ
详细解释
1.草率;不认真。
一丝不苟。
2.表示随便、不慎重。
苟同、不苟言笑。
3.姑且;暂且。
苟安、苟全性命、苟延残喘。
4.《书》连词。连接分句,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“假如”、“如果”。
苟富贵,无相忘(《史记‧卷四十八‧陈涉世家》)、苟可以利民,不循其礼(《史记‧卷六十八‧商君列传》)。
5.姓。
苟字的翻译
careless, frivolous; illicit; grammatical particle: if, but, if only; surname; grass name
négligent, si
コウ ク いやしくも かりそ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