芽字的意思和解释

⺾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+82BD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⺾ 部

7 画

4 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1221523

ngaa4

4424.1

U+82BD

E88ABD

TMVH

AAHT

芽字概述

〔芽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⺾部,总笔数是7画

〔芽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艹牙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芽〕字仓颉码是TMVH,五笔是AAHT,四角码是4424.1

〔芽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82B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3469,UTF8:E88ABD

〔芽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芽的意思

yá ㄧㄚˊ

基本解释

植物的幼体,可以发育成茎、叶或花的那一部分。发~。嫩~。幼~。萌~。豆~。

形状像芽的东西。肉~(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)。银~(银矿苗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艸,牙声。本义:尚未发育成长的枝、叶或花的雏体。

2.同本义。

,萌也。 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古多以牙为芽。”,孽也。 《广雅 · 释草》遂令黄泉下,萌夭句尖。 韩愈《苦寒诗》二月草已,八月草未枯。 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同芽者。粪溉者先芽。蒌蒿满地芦短。 宋 · 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
芽茶(最嫩的茶叶)

bud; sprout; shoot;

3.形状像芽的东西 。

肉芽(伤口愈合后多长出来的肉);银芽(露出地面的银矿石)

sth. resembling a bud;

芽的国语辞典解释

yá ㄧㄚˊ

详细解释

1.植物初生的苗。

唐 · 白居易《种桃歌》:“食桃种其核,一年核生芽。”宋 · 辛弃疾《鹧鸪天 · 陌上柔桑初破芽》词:“陌上柔桑初破芽,东邻蚕种已生些。”

豆芽、麦芽、嫩芽。

2.形状像芽的东西。

肉芽、银芽。

3.姓。如春秋时邹有芽亶。

1.发芽。

宋 · 欧阳修《重赠刘原父》诗:“而今春物已烂漫,念昔草木冰未芽。”

2.开始、发生。

汉 · 蔡邕《释诲》:“神疾其邪,利端始萌,害渐以芽。”晋 · 江统《函谷关赋》:“遏奸宄于未芽,殿邪伪于萌渐。”

芽的两岸词典解释

yá ㄧㄚˊ

详细解释

1.植物种子内或植株上能发育成茎、叶或花的部分。

嫩芽、茶芽、豆芽、柳树抽新芽。

2.形状或性质像芽的东西。

肉芽。

3.姓。

芽字的翻译

bud, sprout, shoot

Ableger (S)​, Knospen treiben, Knospe (S)​, Schössling (S)

bourgeon, germe

ガ ゲ め めぐ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