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字的意思和解释

qiāng

⺶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+7F8C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⺶ 部

7 画

1 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、形声字

4311135

qiāng

goeng1

8021.1

U+7F8C

E7BE8C

TGHU

UFQB06 UNV98 UDNB86

羌字概述

〔羌〕字拼音是(qiāng),部首是⺶部,总笔数是7画

〔羌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⿸⺶乚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、形声字

〔羌〕字仓颉码是TGHU,五笔是UFQB06 UNV98 UDNB86 ,四角码是8021.1

〔羌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F8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2652,UTF8:E7BE8C

〔羌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羌的意思

qiāng ㄑㄧㄤ

基本解释

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。~笛。

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四川省。~族。

文言助词,用在句首,无义:“~内恕己以量人兮,各兴心而嫉妒”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兼形声。从人,从羊,羊亦声。本义:羌族,古代西部民族之一。

2.同本义。

西戎牧羊人也。 《说文》庸蜀髳。 《书 · 牧誓》

the Qiang(Chiang)nationality, living in Sichuan;

3.中国少数民族。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县、汶川县、松潘县境内。

4.西戎 。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,分布在今甘肃、青海、四川一带,以游牧为主;和汉族杂处的部分羌人,逐渐从事农耕,与汉族融合。

Qiang, 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;

羌的国语辞典解释

qiāng ㄑㄧㄤ

详细解释

1.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之一。旧称为西戎,分布在今大陆地区青海、甘肃、四川一带。

2.动物名。鹿科麂属。全身披褐色短毛,雄羌头上长角,形体大小及吠声似狗。行动隐密敏捷,常出没在清晨及傍晚时的山地浓密林区,以野菜、鲜草、嫩叶为食。

3.姓。如晋代有羌迪。

句首发语词,无义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离骚》:“羌内恕己以量人兮,各兴心而嫉妒。”汉 · 王逸 · 注:“羌,楚人语词也。”

乃、却、反而。表示转折、并列或假设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离骚》:“曰黄昏以为期兮,羌中道而改路。”《文选 · 王延寿 · 鲁灵光殿赋》:“邈希世而特出,羌瑰谲而鸿纷。”

羌的两岸词典解释

qiāng ㄑㄧㄤ

详细解释

1.哺乳动物名。体形小,多为褐色短毛,雄羌头上有角。行动敏捷,常出没在清晨、傍晚的山林浓密林区,以嫩芽、鲜草为食。因吠声跟狗相似,故又称“吠鹿”。

2.指羌族。大陆少数民族之一。参见《附录四─大陆少数民族表》。

3.《书》连词。表示假设、转折、并列等关系,相当于“”、“反而”等。

曰黄昏以为期兮,羌中道而改路(《楚辞‧屈原‧离骚》)。

4.《书》助词。多用于句首。

羌内恕己以量人兮,各兴心而嫉妒(《楚辞‧屈原‧离骚》)。

5.姓。

羌字的翻译

Qiang nationality; surname

キョウ コウ ああ えび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