缨字的意思和解释
缨
⺰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7F28 CJK 基本汉字
缨字概述
〔缨〕字拼音是(yīng),部首是⺰部,总笔数是14画。
〔缨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纟婴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缨〕字仓颉码是VMBOV,五笔是XMMV,四角码是2714。
〔缨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F2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2552,UTF8:E7BCA8。
〔缨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缨的意思
缨 yīng ㄧㄥ
基本解释
①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。帽~子。红~枪。~穗。
②像缨的东西。萝卜~子。
③带子,绳子。长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糸,婴声。本义:系在脖子上的帽带。
2.同本义。
缨,冠系也。 《说文》鲜冠组缨,绛衣博袍。 《墨子 · 公孟》正冠而缨绝。 《庄子 · 让王》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 《楚辞 · 渔父》戴朱缨宝饰之帽。 明 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缨冠(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。形容极为急迫,来不及整束)
cap or hat ribbon;
3.彩带,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。亦用以系香囊。
缨徽(妇女所佩的香囊)
coloured ribbon;
4.套马的革带,驾车用。引申指绳索。
咸龙旂而繁缨。 张衡《东京赋》。 薛注:“缨,马鞅也。”鞶厉游缨。 《左传 · 桓公二年》。注:“缨,在马膺前如索帬。”以缨拾矢可也。 《礼记 · 曲礼下》。注:“缨,缨卷也。”
缨缴(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);缨铰(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。比喻拘限)
leather ribbon;
5.丝、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。
红缨;帽缨;缨佩(以缨纽为佩饰);缨蕤(帽子的垂饰);缨徽(妇女所佩带的香囊)
tasse1;
动词
1.缠绕、系牵。通“婴”。
而不缨垢氛。 谢灵运《述祖德》。 李善注:“缨,绕也。”
缨情(犹系心)
twine;
2.遭受 。
缨缴(中箭。缴( zhuó ):箭上的丝绳。借指箭)
suffer from;
缨字的翻译
a chin strap; tassel; to annoy, bother
Quast (S), Quaste (S)
cordon de chapeau, gla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