糜字的意思和解释
糜
⿇部 共17画 半包围结构 U+7CDC CJK 基本汉字
糜字概述
〔糜〕字拼音是(mí,méi),部首是⿇部,总笔数是17画。
〔糜〕字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解为(⿸麻米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糜〕字仓颉码是IDFD,五笔是OSSO06 OSSO98 YSSO86 ,四角码是0029.4。
〔糜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CD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964,UTF8:E7B39C。
〔糜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糜的意思
糜 mí ㄇㄧˊ
基本解释
①粥。肉~。~沸(形容混乱纷扰)。
②烂,碎。~烂。~躯(牺牲生命)。~灭。
③浪费。~费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米,麻声。本义:粥) 同本义。
糜,糁也。 《说文》糜,煮米使糜烂也。 《释名 · 释饮食》糜,糜粥。 《广韵》粥之稠者曰糜。 《尔雅 · 释言》注他家但愿富贵,贱妾与君共餔糜。 古乐府《东门行》
糜沸(比喻世事混乱之甚,如糜粥之沸于釜中);糜粥(粥)
gruel;
动词
1.粉碎,捣烂。
以糜敝之。 《荀子 · 富国》。注:“散也”万钧之所压,无不糜灭者, 贾山《至言》
糜没(粉碎毁灭);糜灭(粉碎毁灭);糜躯(粉身碎骨,指献出生命);糜捐(粉身碎骨,舍弃生命);糜粉(粉碎。亦指碎屑)
smash; pound sth. until it becomes pulp;
2.消耗,通“靡”。
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。 《三国志 · 魏书 · 卫觊传》徒糜弹药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
糜耗(糜费);糜费(浪费);糜损(浪费损耗)
waste;
3.另见 méi。
糜的国语辞典解释
糜 mí ㄇㄧˊ
详细解释
名
1.浓稠的稀饭。
汉 · 曹操《苦寒行》:“担囊行取薪,斧冰持作糜。”《水浒传 · 第四七回》:“那老人筛下两碗白酒,盛一碗糕糜,叫石秀吃了。”
2.姓。如三国时魏国有糜信。
动
1.耗、费。
唐 ·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犹且月费俸钱,岁糜廪粟。”
2.毁伤。
战国燕 · 曲武《报燕太子书》:“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,除久久之恨,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。”
形
◎烂、腐败。
他的生活十分糜烂。
糜的两岸词典解释
糜字的翻译
rice gruel, congee; mashed rice
ermordet, gedopt
bouillie de riz, écume, entièrement, millet
ビ ミ ただれる か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