箔字的意思和解释
箔
⺮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+7B94 CJK 基本汉字
箔字概述
〔箔〕字拼音是(bó),部首是⺮部,总笔数是14画。
〔箔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竹泊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箔〕字仓颉码是HEHA,五笔是TIRF,四角码是8816.3。
〔箔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B9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636,UTF8:E7AE94。
〔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箔的意思
箔 bó ㄅㄛˊ
基本解释
①用苇子、秫秸等做成的帘子。苇~。席~。
②养蚕的器具,多用竹制成,像筛子或席子。亦称“蚕帘”。
③金属薄片。金~。铜~。
④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,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。锡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竹,泊声。本义:竹帘子。
2.同本义。
门不施箔。 《新唐书 · 卢怀慎传》
苇箔;箔幛(用秫秸制成的帘子);箔经绳(编帘子的绳)
screen made of bamboo;
3.养蚕的器具,多用竹制成。
蚕欲老,箔头做茧丝皓皓。 王建《簇蚕词》
蚕箔;箔头(养蚕用的竹席);箔笼(养蚕用的竹筛子和放桑叶用的笼子)
bamboo tray for silkworms;
4.金属制成的薄片 。
金箔;银箔。
foil;
箔的国语辞典解释
箔 bó ㄅㄛˊ
详细解释
名
1.金属打成的薄片。
《宋史 · 卷一〇 · 仁宗本纪二》:“八月戊戌,禁以金箔饰佛像。”
锡箔、铝箔包。
2.祭祀时焚化的用纸。
冥箔。
3.用细竹或芦草编成的养蚕器具。
《齐民要术 · 卷五 · 种桑柘》:“比至再眠,常须三箔;中箔上安蚕。”注:“下箔障土气,上箔防尘埃。”唐 · 韩愈、李正封《晚秋郾城夜会联句》:“暮鸟已安巢,春蚕看满箔。”
蚕箔。
4.帘子。
唐 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揽衣推枕起徘徊,珠箔银屏迤逦开。”
箔的两岸词典解释
箔字的翻译
reed screen; frame for growing silkworms
treillis
ハク バク すだ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