筭字的意思和解释

suàn

⺮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+7B6D CJK 基本汉字

⺮ 部

13 画

7 画

上下结构

3143141121132

suàn

syun3

8844.1 9944.1

U+7B6D

E7ADAD

HMGT

TGAJ

筭字概述

〔筭〕字拼音是(suàn),部首是⺮部,总笔数是13画

〔筭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竹弄)组成。

〔筭〕字仓颉码是HMGT,五笔是TGAJ,四角码是8844.1 9944.1

〔筭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B6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597,UTF8:E7ADAD

筭的意思

suàn ㄙㄨㄢ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计算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文为祘。会意。从竹,从弄。“”表算筹,《说文》:“常弄乃不误也。”本义:计算用的筹码。

2.同本义。

,长六寸,计历数者。言常弄乃不误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此字实即祘之小篆。祘象形,筭会意也。与从竹从具之算别。字亦作笇。

筭人(计算人口以征收赋税)

chip;

3.计谋;谋划。

屈于短日,远迹顿于促路。 晋 · 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

长筭(长远的谋划)

plot; plan;

动词

同“”。计算,谋划。

孟子执筹而之,万不失一。 枚乘《七发》衡善机巧,尤致思于天文、阴阳、历 《后汉书 · 张衡传》钩画,分铢不误。 《新唐书》

计筭(计算)

calculate;

筭的国语辞典解释

suàn ㄙㄨㄢˋ

详细解释

1.古代用来计数的器具。

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感虚》:“夫以筯撞钟,以筭击鼓,不能鸣者,所用撞击之者小也。”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文学》:“如筹筭,虽无情,运之者有情。”

2.谋略。

《文选 · 陆机 · 吊魏武帝文》:“长筭屈于短日,远迹顿于促路。”

计数。

《文选 · 枚乘 · 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筭之,万不失一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四八 · 翟酺传》:“今自初政已来,日月未久,费用赏赐已不可筭。”

筭的两岸词典解释

suàn ㄙㄨㄢˋ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古代用来计数的筹码。

如筹筭,虽无情,运之者有情(南朝宋‧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‧文学》)。

2.《书》计数。同“”。

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筭之,万不失一(《文选‧枚乘‧七发》)。

3.《书》计谋;策略。

长筭屈于短日,远迹顿于促路(《文选‧陆机‧吊魏武帝文》)。

筭字的翻译

an ancient device for working with numbers; count, calculate, figure

beziffern, eine Rolle spielen

calcul

サン かぞ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