盉字的意思和解释

⽫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+76C9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⽫ 部

10 画

5 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3123425221

wo4

2010.1

U+76C9

E79B89

HDBT

TLF

盉字概述

〔盉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⽫部,总笔数是10画

〔盉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禾皿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盉〕字仓颉码是HDBT,五笔是TLF,四角码是2010.1

〔盉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6C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0409,UTF8:E79B89

〔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盉的意思

hé ㄏㄜˊ

基本解释

古代酒器,用青铜制成,多为圆口,腹部较大,三足或四足,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。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古器名 。青铜制,圆口,深腹,三足。为酒水调和之器,用以节制酒之浓淡。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。

ancient utensil;

动词

调味。后作“” 。

调盉(调味)

flavour;

盉的国语辞典解释

hé ㄏㄜˊ

详细解释

古代用来调和酒与水的器具。一般为深腹、圆口的青铜器。盛行于商和西周。

清 · 王国维《观堂集林 · 卷三 · 艺林三 · 说盉》:“余谓盉者,盖和水于酒之器,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。”

盉的两岸词典解释

hé ㄏㄜˊ

详细解释

古代一种铜制调酒或温酒器具。上半截似壶,下半截有三足或四足。

盉字的翻译

to compound

カ 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