璪字的意思和解释
璪
⺩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+74AA CJK 基本汉字
璪字概述
〔璪〕字拼音是(zǎo),部首是⺩部,总笔数是17画。
〔璪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𤣩喿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璪〕字仓颉码是MGRRD,五笔是GKKS,四角码是1619.4。
〔璪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4A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9866,UTF8:E792AA。
〔璪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璪的意思
璪 zǎo ㄗㄠˇ
基本解释
①古代刻在玉上或画在衣裳上的水藻花纹。
②古代垂在冕上用以穿玉的五彩丝绦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古代皇冠前下垂的装饰,用彩色丝线串玉而成,状如水藻 璪,玉饰如水藻之文。从玉,璪声。——《说文》璪火粉米。——《虞书》。按,此假借为藻。祭之日,王被璪以象天,戴冠,璪十有二旒,则天数也。——《礼记》
pieces of jade stringed with silk thread hanging from a coronet;
璪的国语辞典解释
璪 zǎo ㄗㄠˇ
详细解释
名
1.有水藻花纹的玉饰。
《说文解字 · 玉部》:“璪,玉饰如水藻之文。”
2.古代挂在帽上的装饰品。以五彩丝线穿串玉石而成。
《礼记 · 郊特牲》:“戴冕璪十有二旒,则天数也。”清 · 孙希旦 · 集解:“璪者,用五采丝为绳,垂之以为冕之旒也。”
璪的两岸词典解释
璪字的翻译
pearl pendants on coronet
ソ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