瑑字的意思和解释

zhuàn

⺩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7451 CJK 基本汉字

三级汉字

⺩ 部

13 画

9 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1121551353334

zhuàn

syun6

1713.2

U+7451

E79191

MGHAE

GXGE06 GXEY98 GXEY86

瑑字概述

〔瑑〕字拼音是(zhuàn),部首是⺩部,总笔数是13画

〔瑑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𤣩彖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

〔瑑〕字仓颉码是MGHAE,五笔是GXGE06 GXEY98 GXEY86 ,四角码是1713.2

〔瑑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45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9777,UTF8:E79191

〔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。

瑑的意思

zhuàn ㄓㄨㄢˋ

基本解释

玉器上雕刻的凸起的花纹:“~圭璋八寸。”

在玉器上雕刻凸起的花纹:“臣闻良玉不~,资质润美,不待刻~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玉,彖声。本义: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) 同本义。

,圭璧上起兆琢也。 《说文》圭璋璧琮。 《周礼 · 典瑞》。注:“有圻鄂瑑起。”圭璋八寸。 《考工记 · 玉人》。注:“文饰也。”

瑑饰(雕在玉器上的纹饰);瑑璧(雕有纹饰的璧玉);瑑琮(有雕纹的琮玉)

raised figures on jadeware;

动词

指雕刻瑑纹或文字。

大圭不 《礼记 · 礼器》复朴。 《列子 · 黄帝》臣闻良玉不,资质润美,不待刻 《汉书 · 董仲舒传》

瑑刻(雕刻);瑑削(雕刻。引申为精心推敲文字)

carve(figures and word);

瑑的国语辞典解释

zhuàn ㄓㄨㄢˋ

详细解释

玉器上所雕刻的花纹。

《说文解字 · 玉部》:“瑑,圭璧上起兆瑑也。”

在玉器上雕刻花纹。

《汉书 · 卷五六 · 董仲舒传》:“然则常玉不瑑,不成文章;君子不学,不成其德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七六 · 后妃传上 · 杨贵妃传》:“凡充锦绣官及冶瑑金玉者,大抵千人。”

瑑的两岸词典解释

zhuàn ㄓㄨㄢˋ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。

2.《书》在玉器上雕刻花纹。

然则常玉不瑑,不成文章(《汉书‧卷五十六‧董仲舒传》)。

瑑字的翻译

carve, engrave, cut out, sculpt

テン ジン デン チン チ 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