琀字的意思和解释

hán

⺩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7400 CJK 基本汉字

三级汉字

⺩ 部

11 画

7 画

左右结构

11213445251

hán

ham3

1816.2

U+7400

E79080

MGOIR

GWYK

琀字概述

〔琀〕字拼音是(hán),部首是⺩部,总笔数是11画

〔琀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𤣩含)组成。

〔琀〕字仓颉码是MGOIR,五笔是GWYK,四角码是1816.2

〔琀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40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9696,UTF8:E79080

〔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。

琀的意思

hán ㄏㄢˊ

基本解释

古代放在死者嘴里的珠玉等:“殡~之物,一皆绝之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代塞在死者嘴里的珠玉。

,送死口中玉也。 《说文》玉贝曰 《荀子 · 大略》

jade piece put in the mouth of the dead upon burial;

2.字本作“

含者何?口实也。 《公羊传 · 文公五年》

琀的国语辞典解释

hàn ㄏㄢˋ

详细解释

古代置于死者口中的玉、贝等物。同“”(二)。

《说文解字 · 玉部》:“琀,送死口中玉也。”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鉴赏类 · 陈原心藏古玉八十一事》:“入土重出之玉,世谓之旧玉。更有古时含殓之器,谓之琀玉。”

琀的两岸词典解释

hàn ㄏㄢˋ

详细解释

古代置于死者口中的玉、珠、贝等物。

琀玉。

琀字的翻译

gems of pearls formerly put into the mouth of a corpse

カン ゴ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