渫字的意思和解释
渫
⺡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6E2B CJK 基本汉字
渫字概述
〔渫〕字拼音是(xiè,dié,zhá,yì,qiè),部首是⺡部,总笔数是12画。
〔渫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氵枼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。
〔渫〕字仓颉码是EPTD,五笔是IANS,四角码是3419.4。
〔渫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E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8203,UTF8:E6B8AB。
〔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渫的意思
渫 xiè ㄒㄧㄝˋ
基本解释
①除去,淘去污泥。
②泄,疏通。
③姓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淘,淘去泥污。
渫,除去也。从水,枼声。 《说文》井渫不食,为我心恻。 《易 · 井》
dredge;
2.排出气体或液体。
渫之以尾闾。 《文选 · 江赋》
discharge;
3.泄漏。
泰和二年,上以弥封官渫语于举人,敕自今 女直司则用右选 汉人封, 汉人司则以 女直司封。 《金史》
leak;
4.散布;消散。
富人有爵,农民有钱,粟有所渫。 《汉书》
渫云(飘散的云);渫雨(飘洒的雨)
disperse;
名词
◎姓。
渫的国语辞典解释
渫 xiè ㄒㄧㄝˋ
详细解释
动
1.除去污泥。
《易经 · 井卦 · 九三》:“井渫不食,为我心恻。”《太平广记 · 卷四二三 · 崔道枢》:“因井渫,得鲤鱼一头长五尺。”
2.分散、发散。
汉 · 鼌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农民有钱,粟有所渫。”
3.停歇、止息。
《文选 · 曹植 · 七启》:“于是为欢未渫,白日西颓。”
名
1.污浊、污秽。
《汉书 · 卷六四下 · 王襃传》:“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。”唐 · 韩愈《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》:“人去渫污,气益苏。”
2.姓。如明代有渫升。
渫的两岸词典解释
渫 xiè ㄒㄧㄝˋ
详细解释
1.《书》除去污泥。
因井渫,得鲤鱼一头长五尺(《太平广记‧卷四二三‧崔道枢》)。
2.《书》不清洁。
渫污。
3.《书》(气体或液体等)排出;泄漏;分散。
药到毒渫、漏渫、农民有钱,粟有所渫(汉‧晁错《论贵粟疏》)。
4.《书》止息;停歇。
为欢未渫,白日西颓(《文选‧曹植‧七启》)。
5.姓。
渫字的翻译
beating of ocean; surging of water
auseinander jagen, auseinander stieben , Xie (Eig, Fam)
se débarrasser de, décharger, draguer (qch)
セツ セチ ジョウ エイ チョウ トウ ショウ ソウ さら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