淤字的意思和解释
淤
⺡部 共11画 左中右结构 U+6DE4 CJK 基本汉字
淤字概述
〔淤〕字拼音是(yū),部首是⺡部,总笔数是11画。
〔淤〕字结构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氵於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淤〕字仓颉码是EYSY,五笔是IYWU,四角码是3813.3。
〔淤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DE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8132,UTF8:E6B7A4。
〔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。
淤的意思
淤 yū ㄩ
基本解释
①水道被泥沙阻塞。~塞。~积。~滞。~埋。
②河沟中沉积的泥沙。~泥。~溉。
③同“瘀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水,於( yú )声。本义:水中沉淀的泥沙。
2.同本义。
春夏干燥, 少水时也, 故使河流迟, 贮淤而稍浅。 《汉书》
淤滩(淤泥形成的滩地);引淤肥田。
silt;
3.泥沙冲积成的地带。
楚人种麦满河淤,仰看浮槎栖古木。 宋 · 苏轼《河复》
sludge;
动词
1.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,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。
阳武县民 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。”田沙碱瘠薄,乞淤溉…以助兴修。 《宋史 · 河渠志》
淤田(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);淤溉(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,使淤泥沉淀,以改良土壤,增加肥力)
become silted up;
2.滞塞,不流通。
淤,淀滓浊泥也。 《说文》。字亦作“阏”。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。 《汉书 · 沟洫志》。注:“阏,读与淤同…填阏,谓壅泥也。”
淤涌(淤塞的水流); 淤停(水淤积不流); 淤阏(堵塞。水流不通)
silt up;
淤的国语辞典解释
淤 yū ㄩ
详细解释
名
◎水中沉积的泥沙。
《说文解字 · 水部》:“淤,淀滓浊泥。”《汉书 · 卷二九 · 沟洫志》:“春夏干燥,少水时也,故使河流迟,贮淤而稍浅。”
动
◎沉积、阻塞。
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 · 卷二四 · 杂志一》:“予出使至宿州,得一石碑,乃唐人凿六陡门,发汴水以淤下泽,民获其利,刻石以颂刺史之功。”
淤积。
形
◎积滞不畅通的。
淤泥。
淤的两岸词典解释
淤字的翻译
mud, sediment; clog up, silt up
Schlamm, versanden (S)
s'envaser, s'ensabler, vase, limon
オ ヨ ど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