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字的意思和解释

wāng wǎng hóng

⺡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6C6A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⺡ 部

7 画

4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4411121

wāng,wǎng,hóng

wong1

3111.4

U+6C6A

E6B1AA

EMG

IGG

汪字概述

〔汪〕字拼音是(wāng,wǎng,hóng),部首是⺡部,总笔数是7画

〔汪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氵王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汪〕字仓颉码是EMG,五笔是IGG,四角码是3111.4

〔汪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C6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7754,UTF8:E6B1AA

〔汪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汪的意思

wāng ㄨㄤ

基本解释

深广。~洋大海。

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。地上~着水。~~(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;②象声词,形容狗叫声)。

量词,用于液体。一~水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水,王声。本义:深广的样子。

2.同本义。

,深广也。 《说文》是土也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。注:“大貌。”濊。 《汉书 · 礼乐志》若千顷陂。 《后汉书 · 班彪传》

汪波(盈盈水波);汪汪(水宽广的样子);汪浵(水深的样子);汪流(水深的样子);汪然(深广的样子);汪茫(气势广大的样子;广阔无边的样子);汪翔(广博)

vast;

3.泪汪汪的,含泪多的 。

汪浪(泪流不止的样子);汪然(形容泪多的样子);汪漾(泪多的样子)

tearful;

4.弯曲的。

曲则全,则正。 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
bent;

名词

1.池。指污浊的小水坑。

渟水曰 《通俗文》尸之周氏之 《左传 · 桓公十五年》

汪坑(水坑,池沼)

puddle;

2.古地名。故地约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境。

伐秦,取 及 彭衙而还。 《左传》

Wang;

3.姓。

动词

液体聚集在一起 。

汤里汪着油。

(of liguids)accumulate; collect;

象声词

狗叫声 汪的一口,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bark;

量词

用于液体 。

一汪儿水;一汪血。

puddle; pool;

汪的国语辞典解释

wāng ㄨㄤ

详细解释

水深而广。

《说文解字 · 水部》:“汪,深广也。”

汪洋大海。

1.池。

《左传 · 桓公十五年》:“祭仲杀雍纠,尸诸周氏之汪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汪,池也。”《西游记 · 第四二回》:“穿通两腿刀尖出,血注成汪皮肉开。”

2.量词。用于停聚一处的液体。

一汪秋水、一汪血。

3.姓。如春秋时鲁国有汪踦。

形容狗叫声。

那儿有只小狗正汪汪的叫个不停。

液体积聚。

《金瓶梅 · 第七五回》:“从早辰吃了口清茶,还汪在心里!”《红楼梦 · 第三一回》:“地下的水淹著床腿,连席子上都汪著水。”

汪的两岸词典解释

wāng ㄨㄤ

详细解释

1.水深而广。

汪洋。

2.水积聚的地方。

前面有个水汪、泡在泥水汪里抢修公路。

3.水积聚。

地面上汪著脏水、眼睛里汪满了泪花。

4.拟声词。模拟狗叫的声音。

邻居家的狗汪汪乱叫、汪的一声狗叫,把孩子吓哭了。

5.量词。用于计算液体。

两汪眼泪、这里积了一汪浊水。

6.姓。

汪字的翻译

vast, extensive, deep; surname

Schlamm (S)​, Wang (Eig, Fam)

s'accumuler, stagner, vaste et profond

オ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