殪字的意思和解释

⽍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6BAA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⽍ 部

16 画

12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354121451251431

ji3

1421.8

U+6BAA

E6AEAA

MNGBT

GQFU

殪字概述

〔殪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⽍部,总笔数是16画

〔殪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歹壹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殪〕字仓颉码是MNGBT,五笔是GQFU,四角码是1421.8

〔殪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BA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7562,UTF8:E6AEAA

〔殪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殪的意思

yì ㄧˋ

基本解释

死:“左骖~兮右刃伤”。

杀死:“~此大兕”。

跌倒:“奔~百余里间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歺 è,壹声。歹,剔肉残剩的骨头,与“”有关。本义:死。

2.同本义。

暴逆并,以渐冰消。 《三国演义》

殪没(死亡)

die;

3.杀死。

左骖兮右刃伤。 《楚辞 · 九歌》,杀也。 《字汇》王乃大命文王戎 殷。 《书 · 康诰》此大兕。 《诗 · 大雅 · 吉日》。传:“殪,壹发而死。”以为大甲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。注:“一发而死曰殪。”仆。 《汉书 · 司马相如传》遂举手助先生操刃,共狼。 明 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一贼。 清 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殪敌(将敌人致于死地);殪仆(杀伤)

kill;

殪的国语辞典解释

yì ㄧˋ

详细解释

1.死亡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国殇》:“凌余阵兮躐余行,左骖殪兮右刃伤。”

2.杀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吉日》:“发彼小豝,殪此大兕。”《辽史 · 卷七七 · 耶律屋质传》:“我战不克,先殪此曹。”

3.尽、灭绝。

《左传 · 宣公六年》:“使疾其民,以盈其贯,将可殪也。”三国魏 · 刘廙《谢刘表牋》:“门户殪灭,取笑明哲。”

4.仆倒、跌倒。

《墨子 · 明鬼下》:“(杜伯)追周宣王,射之车上,中心折脊,殪车中,伏弢而死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一 · 光武帝纪上》:“莽兵大溃,走者相腾践,奔殪百余里间。”

殪的两岸词典解释

yì ㄧˋ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死;杀死。

射殪、殪贼数百。

2.《书》尽;灭绝。

门户殪灭,取笑明哲(三国‧魏‧刘廙《谢刘表牋》)、使疾其民,以盈其贯,将可殪也(左传‧宣公六年)。

3.《书》仆倒;摔倒。

莽兵大溃,走者相腾践,奔殪百余里间(《后汉书‧卷一‧光武帝纪上》)。

殪字的翻译

die; kill, exterminate

ausrotten

exterminer

エイ たおす たお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