檠字的意思和解释

qíng jìng

⽊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+6AA0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⽊ 部

16 画

13 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1223525131341234

qíng,jìng

king4

4890.4

U+6AA0

E6AAA0

TKD

AQKS

𢐧

檠字概述

〔檠〕字拼音是(qíng,jìng),部首是⽊部,总笔数是16画

〔檠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敬木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檠〕字仓颉码是TKD,五笔是AQKS,四角码是4890.4

〔檠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AA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7296,UTF8:E6AAA0

〔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檠的意思

qíng ㄑㄧㄥˊ

基本解释

灯架,烛台。灯~。

借指灯。孤~。

矫正弓弩的器具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敬声。本义:矫正弓弩的器具。

2.同本义。

,榜也。…弛弓防损伤,以竹若木辅于里绳约之。 《说文》不能绁巧用。 《诗 · 角弓》传不正而可以正弓。 《淮南子 · 说山》弓待而后能调。 《淮南子 · 脩务》弓弩。 《汉书 · 苏武传》

檠枻(矫正弓弩的器具);檠榜( 矫正弓弩的器具)

adjuster;

3.灯台。

梦断酒醒山雨绝,笑看饥鼠上灯 苏轼《侄安节远来夜坐》

lampstand;

4.灯。

投僧避夜雨,古昏无膏。 王安石《自州追送朱氏女弟》

lamp;

檠的国语辞典解释

qíng ㄑㄧㄥˊ

详细解释

1.辅正弓弩的器具。

《淮南子 · 修务》:“故弓待檠而后能调,剑待砥而后能利。”汉 · 刘向《劝学》:“操弓不返于檠,木受绳则直。”

2.灯架、烛台。

宋 · 苏轼《姪安节远来夜坐》诗三首之二:“梦断酒醒山雨绝,笑看饥鼠上灯檠。”

3.灯。

北周 · 庾信《对烛赋》:“莲帐寒檠窗拂曙,筠笼熏火香盈絮。”元 · 翁森《四时读书乐》诗四首之三:“近床赖有短檠在,对此读书功更倍。”

1.矫正。

《汉书 · 卷五四 · 苏建传》:“武能网纺缴、檠弓弩。”

2.拿、托。

《喻世明言 · 卷一七 · 单符郎全州佳偶》:“空手忽檠双块玉,污泥挺出并头莲。”

檠的两岸词典解释

qíng ㄑㄧㄥˊ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矫正弓弩的器具。

弓待檠而后能调(汉‧刘安《淮南子‧修务》)、操弓不返于檠,木受绳则直(汉‧刘向《劝学》)。

2.《书》灯台;烛台。

梦断酒醒山雨绝,笑看饥鼠上灯檠(宋‧苏轼《姪安节远来夜坐诗》三首之二)。

3.《书》指灯。

近床赖有短檠在,对此读书功更倍(元‧翁森《四时读书乐诗》四首之三)。

4.《书》量词。用于计算灯盏数。

寒灯一檠,孤雁数声,断梦三更元(元‧赵善庆《水仙子‧客乡秋夜》曲)。

檠字的翻译

stand for lamp; frame for bow

ケイ ギョウ キョウ ゆだ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