栲字的意思和解释

kǎo

⽊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+6832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⽊ 部

10 画

6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234121315

kǎo

haau2

4492.7

U+6832

E6A0B2

DJKS

SFTN

栲字概述

〔栲〕字拼音是(kǎo),部首是⽊部,总笔数是10画

〔栲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木考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栲〕字仓颉码是DJKS,五笔是SFTN,四角码是4492.7

〔栲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83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6674,UTF8:E6A0B2

〔栲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栲的意思

kǎo ㄎㄠˇ

基本解释

〔~栳〕❶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,形状像斗,亦称“笆斗”;❷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。

常绿乔木,叶长圆状披针形,果实球形,有短刺。木材坚硬,可做船橹、轮轴等。树皮含鞣酸,可制栲胶,又可制染料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木名。即山樗。常绿乔木,叶子长圆状,披针形,果实球形,表面有短刺,木材坚硬细密,可做轮轴等,树皮含鞣酸,可制染料与栲胶。

山有,隰有杻。 《诗 · 唐风 · 山有枢》

evergreen chinquapin;

2.指栲胶 。

栲底皮鞋。

tannin extract;

栲的国语辞典解释

kǎo ㄎㄠˇ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省沽油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夏季开黄白小花。木材可制器物。

栲的两岸词典解释

kǎo ㄎㄠˇ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叶呈椭圆状,夏季开黄白小花,果实为球形。木材坚硬,可作为建筑、车、船等材料。树皮可制栲胶及染料。

栲字的翻译

mangrove

Mangrovenbaum (S)

sumac

コウ た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