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字的意思和解释
柯
⽊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67EF CJK 基本汉字
柯字概述
〔柯〕字拼音是(kē),部首是⽊部,总笔数是9画。
〔柯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木可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柯〕字仓颉码是DMNR,五笔是SSKG,四角码是4192.0。
〔柯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7E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6607,UTF8:E69FAF。
〔柯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柯的意思
柯 kē ㄎㄜ
基本解释
①斧子的柄。斧~。
②草木的枝茎。交~错叶。
③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木,可声。本义:斧柄。
2.同本义。
柯,斧柄也。 《说文》柯,柄也。 《广雅》今若大其柯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。 《诗 · 豳风 · 伐柯》。毛传:“柯,斧柄也。”
柯斧(喻法规);柯长三尺。
axe-handle, helve;
3.古长三尺之称。引申为法则。
柯,法也。 《尔雅》
柯亭(法则、法度)
rule;
4.树枝。
横柯上蔽。 《艺文类聚 · 吴均 · 与朱元思书》
柯枝(枝条);柯条(枝条);柯叶(枝叶);柯干(枝干)
branch;
5.柯属植物的泛称。常绿乔木,实为长卵形,外有硬壳。
pasania cuspidata;
柯的国语辞典解释
柯 kē ㄎㄜ
详细解释
名
1.斧柄。
《说文解字 · 木部》:“柯,斧柄。”《国语 · 晋语八》:“今若大其柯,去其枝叶,绝其本根,可以少闻。”三国吴 · 韦昭 · 注:“柯,斧柄,所操以伐木。”
2.树枝。
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汰侈》:“枝柯扶疏,世罕其比。”唐 · 李白《南轩松》诗:“南轩有孤松,柯叶自绵幂。”
3.壳斗科石栎属植物的通称。常绿乔木,叶椭圆形有锯齿状。夏季开花,单性,雌雄同株。果实为坚果,隔年成熟,可供熟食。木材坚实,为建筑、造船等的优良用材。
4.姓。如宋代有柯梦得。
柯的两岸词典解释
柯 kē ㄎㄜ
详细解释
1.植物名。常绿乔木。叶椭圆形,边缘呈锯齿状。夏季开花,单性,雌雄同株。果实为坚果,隔年成熟,可供熟食。木材坚实,可作为建筑、造船等用材。
2.《书》树枝。
南轩有孤松,柯叶自绵幂(唐‧李白《南轩松诗》)。
3.《书》斧头的柄。
若大其柯,去其枝叶,绝其本根,可以少间(《国语‧晋语八》)。
4.姓。
柯字的翻译
axe-handle; stalk, bough; surname
eindämmen, Stängel (S), Ke (Eig, Fam)
branche, rameau
カ 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