慊字的意思和解释
慊
⺖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614A CJK 基本汉字
慊字概述
〔慊〕字拼音是(qiàn,xián,qiǎn,qiè),部首是⺖部,总笔数是13画。
〔慊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忄兼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慊〕字仓颉码是PTXC,五笔是NUVO06 NUVW98 NUVO86 ,四角码是9803.7。
〔慊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614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4906,UTF8:E6858A。
〔慊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。
慊的意思
慊 qiàn ㄑㄧㄢˋ
基本解释
◎不满,怨恨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心,兼声。( xián )本义:嫌疑。
2.同本义。
贵不慊于上者。 《礼记 · 坊记》婾得避慊之便。 《汉书 · 赵充国传》
suspect;
3.通“歉”。不足的。
慊,贫也。 《广雅》吾何慊乎哉? 《孟子 · 公孙丑下》宫室舆服,盖慊如也。 陆机《辩亡论》
慊如(不足的样子);慊然(不满足的样子);慊慊(心不满足、心有嫌恨的样子)
deficient;
4.恨的,不满的。
贵不慊于上。 《礼记 · 坊记》。注:“慊,恨不满之貌也。”衣若县衰而意不慊。 《淮南子 · 齐俗》
慊苦(遗憾怨苦);慊恨(怨恨;遗憾)
resentful;
动词
1.通“惬”。快心,满意。
行有不慊于心。 《孟子 · 公孙丑上》
be pleased; be satisfied;
2.另见 qiè。
慊的国语辞典解释
慊 qiàn ㄑㄧㄢˋ
详细解释
动
1.不满、怨恨。
《玉篇 · 心部》:“慊,切齿恨也。”《礼记 · 坊记》:“贫不至于约,贵不慊于上,故乱益亡。”
2.不足、缺乏。
《孟子 · 公孙丑下》:“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,吾何慊乎哉?”
慊的两岸词典解释
慊字的翻译
to resent; contended; satisfied
frustriert, unzufrieden , befriedigt, zufrieden (Adj)
mécontent, satisfait
ケン キョウ コウ あきたりる うらむ